第14章 爱侣同行寻味乐,情途偶绊起争端

清淇往事 大河之洲 2193 字 11天前

石塔湖公园,这石塔湖公园中的石塔湖,从某些角度看去竟和杭州西湖有几分相似的模样,只是它的规模太小了。那湖水澄澈,周边的景致在湖水的倒映下更添几分韵味。虽说它的面积大约只有两三平方公里,走一圈也就半小时,但湖边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座椅,周围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到了这里,他们就会默契地停下脚步,找一处临湖的座椅坐下,静静地看看湖水,那湖水在灯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像是无数细碎的金子在闪烁。远处的灯火也星星点点地倒映在水中,随着湖水的微微波动而摇曳生姿。周围的树木在夜色中宛如一个个沉默的守护者,花草的芬芳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飘散着。他们沉浸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享受着只属于彼此的甜蜜时光。

之后他们再向前来到了里运河西路和人民路交叉路口。在交叉路口的西角,就是人民剧场了。这曾经是七八十年代进行宣传、戏剧、表演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它却渐渐变成了跳舞娱乐的地方。那时西方文化的涌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喇叭裤、长毛头等元素开始流行起来,人们热衷于跳舞唱歌,仿佛有一种社会颓废的生活气息在弥漫,那种纯粹的文化意义仿佛在时光的流转中逐渐消散,让人不禁有些唏嘘。张珺怡和她的伙伴们偶尔也会来这里跳几步,不过等跳完黑灯舞时,他们就离开了,那时这里就充满一种不安气氛了。一路上,他们愉快地聊天,那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看着一盏盏路灯洒下柔和的光,那光像是给他们披上了一层温暖的纱。

然而,生活的平静还是被打破了。张珺怡的闺蜜谈了一个大学老师,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浪漫与诗意,常常一起去听高雅的音乐会、参加各种艺术展览。闺蜜在张珺怡面前不经意地分享着他们那些令人羡慕的时光,在闺蜜眉飞色舞的描述中,那些画面仿佛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张珺怡眼前展开。张珺怡的心里渐渐起了涟漪,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她开始思考自己和连青云的生活,虽然他们有着浪漫的散步时光,但在她看来却略显平淡,没有那么多高雅的情趣和文化的熏陶。她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只是心中偶尔会有些迷茫,那迷茫像是一团淡淡的云雾笼罩在她的心头。

于是张珺怡开始尝试拉着连青云去参加一些艺术展览,可连青云总是以工作忙为由拒绝。一次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张珺怡红着眼睛说:“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们之间的生活是否有质量,只知道你的工作。”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委屈,眼中闪烁着泪光。连青云也不甘示弱地反驳:“你根本不理解我工作的重要性,这个项目关乎着我的前途。” 他的眉头紧锁,表情严肃而认真。

而连青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有时还是会不自觉地望向车间东边小院隔壁的医务室。尽管隔着小院什么都望不到,但那曾有过的丝丝情愫似乎还在他心间萦绕。那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像是一杯混合着多种味道的酒。不过,他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了自己主办的球罐自动焊焊接项目上。

在车间里,连青云和工友们一起为这个项目绞尽脑汁。他们聚集在休息区,对着图纸热烈地讨论着,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攻克一座坚固的堡垒。一个个方案被提出又被推翻,仿佛是在不断探索一条通往成功的曲折道路。连青云认真地分析着每一个数据,从焊接材料的选择到焊接工艺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因为他知道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连青云去技术科向张科长汇报进展情况,张科长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些许关切:“小连啊,我听说你之前手受伤了,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 他的语气中满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

连青云微微动了动手,笑着回答:“多谢科长关心,已经完全康复了,现在不影响工作。” 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张科长点了点头,接着问:“那现在项目进展如何?”

连青云赶紧汇报道:“工装车间做差不多了,下面就是安装传动系统了,到时请科长现场指导一下。” 他的态度十分恭敬。

张科长皱了皱眉,思索了片刻说:“这个项目难度不小,你要是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或者需要什么资源,尽管跟我提。我可不想看到你因为一些外在条件没到位而影响了项目进度。”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连青云的支持和信任。连青云感激地说道:“科长,目前我们还能应付得过来,要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我肯定第一时间向您反映。”

在出来时,看到技术科正对面厂办那边过来两个人,人是一表人才,男女好像很亲切一边走着一边笑着,就差手拉手了。这两人一个叫袁林,一个就是财务的王宏了。袁林是学建筑专业的,他在行政科,负责工厂办公楼盖工作,因为小园子总有一天要交给政府的。在回车间的路上,连青云想了很多,他看着他们亲密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联想到自己和张珺怡之间逐渐出现的微妙变化,他突然有些担心他们的感情是否也会像那对男女一样,在旁人眼中有着别样的解读,或者说是否会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