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三思!”
越来越多的官员出列,谢潇用余光左看看右看看,除了东宫上下支持,其余人已经差不多跪下一半了。
但许多人都忽略了一点,太子既然敢在朝堂上发表此番言论,必是私下里与渊帝通过气的,如此大的手笔,帝王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这么多人表示抗议,但渊帝仍在循循善诱:“太子的建议,就没有人考量过是否有理?”
“臣附太子议。”
文德殿中有一道清澈朗润的声音传来,谢潇出列跪下,道,“禀父皇,儿臣认为,御史台应革故鼎新,摒弃旧念。”
帝王:“说说你的看法。”
谢潇道:“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儿臣在庸州见过太多老百姓因为终生的积蓄化为废纸时的失望与无奈,也看过朝廷为他们兑换新币之后的惊喜。朝廷以严苛的手法肃贪,可能会杀掉于大渊朝有建树的功勋,但护的却是江山和黎民百姓。此法可行。”
“百姓如火,火可暖人,也可焚身,望父皇考量穷苦百姓,为他们做主。”
刘仲乾欣喜:“臣附太子议!”
苏凌诚跪下:“臣附太子议!”
谢潇看似支持的一个小小举动,实则在无形中帮了谢珏一个大忙。
官场势力黑暗,名门世家盘根错节,没有人愿意出入皆被人孤立和暗中使绊子,此情此景下,谢潇皇子之身,能站出来对抗整个的官场,做这声援太子的第一人,其他人再跪下就不会被同僚针对了。
只是谢珏心中隐隐有了小小期待,她是为着政事而就事论事,还是只是为了兄妹之情而偏帮自己?
小主,
这个答案,恐怕只有谢潇自己才知道。
谢潇很有幸,第一次上朝就赶上了多年不遇的最长朝会,她中午回到中书省办公地紫凤阁这里时,已经将近巳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