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作为京城第一大书斋,不单是读书、写作的空间,更是文人墨客赋诗交流,表达情感的重要场所。

宏兴书斋主要以售卖科考涉及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为主,保存了大量珍贵古籍的拓本吸引了众多学子在此温书停留,里头还有书生所用的文房四宝,柜台里的品种从名贵到普通,从几百两到几十文,各种样式应有尽有。

由于刚刚科考过,书斋的生意也冷清了下来,掌柜的正在柜台里昏昏欲睡之时,忽有两个器宇轩昂的男子大步迈了进来。

领头的年轻人容貌更为出众些,他俊朗的外表下从容有礼,周身的气质既有通读诗书之人的儒雅之气,又有年轻男子的坚韧孤拔。

掌柜的阅人无数,知道这位必定是个贵客。

谢珏在柜台上放上一枚银锭,又拿着昨夜御书房中帝王给他看的那版考生的预测题,道:“劳烦掌柜的,在下想要见一见这份题目的作者。”

近些年京城大兴文人之道,仅新开的书斋就多了不下十家,掌柜的头脑灵活,抓住了考生们都有提前买试题的想法,为了揽生意,就生出了聘请一位文人来执笔出些预测的题目,以此来赚些噱头为书斋揽客。

买卖试题为官方所禁,掌柜的卖的虽不是真正的试题,但也做的也是擦边生意,乍一有人来找,想起了街上的流言,还以为是要来抓人问罪的。

谢珏轻笑:“掌柜的不必害怕,在下见这份预测题文笔精妙,角度清奇,对作者很是叹服,想要拜访一下罢了。”

“真,真不是来抓人的?”掌柜的又重复问了句。

徐江道:“如若要来抓人,你这书斋,昨夜就被夷为平地了。”

掌柜的猜出这位是有官身的,遂不敢多问,连忙请那位出题的先生出来,置了个雅间好茶供着。

雅间里隔音效果很好,徐江立在谢珏身后,为两人斟茶。

谢珏打量了对面的坐着的这名男子,三十多岁,穿着洗得发白的书生褴衫,眉宇间还自有股傲气。

他心中大概猜测道:穷困潦倒,有些才华,且郁郁不得志。

谢珏将那份预测卷摊在桌上,问道:“可是你写的?”

书生知道如今科考圈子中已经传出了泄题的风波,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有危险,但还是坚持答道:“是。”

“可曾参加过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