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不管是粮仓,还是米仓,或是旁的什么仓,只要是大仓,必然会设置存储水的容器,以防发生火灾时,来不及灭火。
码头这边的仓房足有二十来间,又有院墙和守门人,里面存放过各商号的粮食,布匹皮毛,有时还会暂放一些清酒浊酒……
这些东西最是怕火,为安全起见,修建仓房时,也会一并修建水井水缸。
只是,从仓房大院里打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若哪日仓房断了他们用水,他们岂非只能瞅着锅干瞪眼,连张也开不了。
梁青娥皱眉,为稳妥计,还是得找一处能长久供他们使用的水源地。
一桶水倒进锅里,梁青娥烧火,让他们兄弟二人兵分两句,一人继续去仓房大院打水,一人还去附近找水。
见二人抬脚就走,梁青娥想了想,又交代俩人一句:“你们留心下那边的食摊,看看他们是从哪儿取的水。”
若他们也是从仓房大院里取的水便罢,若是从别处取来的,他们也多了条找水的捷径。
叶银红见婆婆终于闲下来,忙凑上去问面片是切宽面,还是切细面。
“切细面,越细越好,细面拦水,煮出来的面不会汤水分离,同样多的面,细面煮出来,瞧着稠的多。”
“哎,听娘的,要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呐。”
叶银红脆声答应,拿起刀,手握着刀柄上下舞动,很快,细如龙须的面条,切了密密一排。
水烧的滚烫,瞧着码头还有一阵忙活,梁青娥把一个粗陶盆拿水涮涮,把滚水舀了进去。
等第二锅水烧开,码头那儿才彻底歇下来。
“快些下面。”
为防粘连,叶银红把擀好的几剂细面抖抖,一起丢锅里。
大火不停烧,面条不停翻滚,清洗干净的绿叶菜,也倒进了锅中。
第一波客人到时,面条恰好煮好。
“大家找个位置坐,咱们离的远,带不了恁多桌子,没位置的,多谢包涵了!”
力夫和挑着扁担的挑夫来的早的,坐在桌边,来的晚的,就随便坐在石头上,或者直接靠坐在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