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势变化再权衡

苏晴静静地听着,心中对几位皇子的认识又多了几分,她知道,这场论政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考量,才能最终确定皇位的人选,而这过程,依旧是艰难且漫长的。

朝堂论政结束后,大臣们还在仔细斟酌着几位皇子的表现,试图从中选出最适合的皇位继承人。然而,让众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却渐渐兴起了一股强烈的民意,那就是希望苏晴能够登基为皇。

原来,在苏晴掌控朝局的这段时间里,她所推行的减免赋税、开仓放粮、加强治安等一系列利民举措,让百姓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改善。而且,她严厉打击那些贪官污吏、奸佞之臣,让百姓们看到了朝廷清明的希望,心中对她越发敬重和爱戴。

百姓们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纷纷议论着,觉得苏晴虽是女子,可她的能力和品德远胜那些皇子们,若她能登上皇位,那必定是天下之福。这股民意越传越广,越聚越强烈,甚至有不少地方的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联名上书,请求朝廷让苏晴登基为皇。

这些联名上书先是送到了当地的官府,地方官员们看到如此多的百姓意愿,也不敢怠慢,便一级一级地往上呈递,最终都汇聚到了京城朝堂之上。

大臣们看着那堆积如山的请愿书,心中十分震惊,他们没想到百姓们对苏晴的支持竟达到了如此程度。一些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推举苏晴的大臣,此刻心中也开始动摇了,觉得既然民意如此,或许真的可以顺应民心,让苏晴登上皇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宫之中,妃嫔们听闻了民间的这股呼声后,也都感慨万千,她们深知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苏晴能得到这般认可,那必定是有她的过人之处。

苏晴得知此事后,同样大为惊讶,她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却在百姓心中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赢得了如此多的支持。可她心中依旧觉得女子登基不合规矩,不愿接受这等民意,只是她也知道,此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必须得想个妥善的办法来应对了。

苏晴看着那一封封饱含着百姓殷切期盼的联名上书,心中满是感动,可同时也越发为难起来。她深知这皇位并非自己所能轻易接受的,即便有再多的民意支持,可传统的观念和祖宗的规制就像两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苏晴再次召集了大臣们,看着众人,她一脸诚恳且无奈地说道:“诸位大人,本宫看到了百姓们的这些请愿书,心中着实感动不已,感激大家对本宫的认可与厚爱。可这皇位之事,关乎重大,本宫实在是不能应允啊。女子登基,从古至今,鲜有先例,咱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民意,就打破了这千百年来的规矩呀。”

一位大臣劝说道:“贵妃娘娘,民意不可违呀,百姓们如此期盼,说明娘娘您深得民心,这是难能可贵的。规矩虽是祖宗所定,但时代在变,咱们也应顺应时势,做出改变才是。况且娘娘您若登上皇位,必定能让朝廷更加繁荣昌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