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大臣们也渐渐察觉到了皇帝的身体状况不佳,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开始蠢蠢欲动,他们觉得这是个可乘之机,或是想在朝局中谋取更多的权势,或是妄图扶持对自己有利的皇子,整个朝堂的氛围变得微妙起来,暗流涌动。
面对晋王日益虚弱的身体和朝堂上那暗流涌动的局势,苏晴知道,自己不能再只是躲在晋王身后,只做个照顾他的小女子了,她必须站出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稳住这摇摇欲坠的朝纲。
苏晴先是找到太后,将晋王的身体状况以及朝堂上的情况如实告知,太后听后,也是忧心忡忡,拉着苏晴的手说道:“晴儿啊,如今这局势,哀家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孩子,陛下又那般信任你,你可得多费心了,莫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得逞,坏了我朝的安稳呀。”
苏晴恭敬地回道:“太后娘娘放心,臣妾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好朝廷,不负陛下与娘娘的期望。”
从太后处出来后,苏晴便开始频繁参与朝政。她每日都会早早地来到御书房,仔细批阅大臣们的奏疏,对于一些民生方面的事务,她凭借着自己对民间疾苦的了解以及往日协助晋王处理政务的经验,做出了不少合理且有效的决策,让百姓们的生活依旧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在军事上,她时常召见各位将领,了解军队的情况,鼓励他们继续加强边防建设,训练士兵,同时也对那些在边境之战中立下战功的将士们进行了嘉奖,让将士们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重视,军心也越发稳固了。
面对朝堂上那些妄图搞小动作的大臣,苏晴也毫不手软。她暗中安排了人手,留意着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人结党营私或者有不轨的企图,便不动声色地收集证据,然后在朝堂之上将证据摆出来,让众人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严厉惩处这些妄图扰乱朝纲的人。
起初,还有些大臣不服气,觉得苏晴不过是后宫女子,凭什么插手朝政,可苏晴每次处理事务都有理有据,决策公正合理,渐渐地,大臣们也都对她心服口服了,朝堂上的秩序在她的维护下,又恢复了往日的平稳。
而晋王看着苏晴这般尽心尽力地处理着朝局,心中既欣慰又愧疚,他对苏晴说道:“晴儿,是朕连累了你,让你一介女子,承担了这许多本不该你承担的责任,朕实在是过意不去呀。”
苏晴温柔地看着晋王,说道:“陛下说的这是什么话,臣妾与陛下本就是一体,如今陛下身体不适,臣妾自当替陛下分忧,只要陛下能早日好起来,臣妾做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