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官员竟激动的跪在地上,可能祖籍就是东京的吧!“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爹,娘,请恕这些年孩儿不孝啊,没能回去为您二位供奉洒扫,如今终于回去有望了。
等我给您拔拔草,掸掸土。再带上二两米酒。您二老生前可爱喝了,您二老要是知道儿回来了,肯定是要开心死了。”
而妤兰则望着远方,心中默默思念着东京的人和物。
妤兰知道,他们一直在憋着一口气,心中对东京的思念一直没有停止。
就定了,迁都东京城——开封府,她也要回去祭奠祭奠刘太后,她赵兰萍的母亲,以及她赵妤兰的父皇赵祯及母后曹皇后。
虽然历史上没有她这个人,可是又如何不能通过他们思念她的亲人呢?
遥想当年靖康元年,我大宋所承受的种种屈辱,至今仍历历在目,令人痛心疾首、难以释怀!
咦?靖康……天啊!我赵妤兰身为一国之君,竟然到现在都还未曾定下一个合适的年号!这些朝堂之上的臣子们,难道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不成?为何竟无人出言提醒于朕!
真是气煞朕了!他们莫非是因为朕乃一介女流,便胆敢对朕如此轻视吗?当真是可恶至极!
罢了罢了,还是先专心想想该给自己定个怎样的年号才好。遥想前世的“燕定”如何?似乎不太妥当。那叫“文安”怎么样?文案!哎呀,不妥不妥,听起来总觉得有些别扭。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走亲民路线好了。日后无论朕成为哪朝哪代的皇帝,这年号就定为“民安”吧,取其国泰民安之意。若是谁敢对此提出异议,那便是不想让国家稳定、百姓安宁之人!
提及国泰民安,朕不得不想到那秦桧。此贼阴险狡诈、两面三刀,平日里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简直就是口腹蜜剑的小人!
更可恨的是,他竟然还与赵棣勾结在一起,妄图谋逆造反,实乃罪大恶极,严重威胁到大宋国的安稳以及子民的安居乐业!
像这样的乱臣贼子,留着也是祸害,不如趁早将其诛杀,以正国法!
什么?竟然听到有人禀报说那秦桧大放厥词,指责朕处事不公!
更离谱的是,他居然还信口胡诌道韩世忠曾经谋逆反叛,可为何却未将其斩杀?哼,谁看见了,她赵妤兰可没看见,分明就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