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复制的经验,还要求各网点迅速推广,立刻见效。
丝毫没有考虑适用性、客户分布、所在网点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更没给他们时间去理解吸收,完全是硬套上去的。
以至于许多网点陷入混乱,大家好好的在原岗位上做着,突然被弄到一个什么小组,许多人连这个小组究竟是干嘛的没搞清楚。
还有不少网点专门设有为老年人领取退休金的窗口,因为人手不足,为了完成总行下达的任务,窗口不得不关闭,把相关业务合并到其他业务之中,因为客群参差不齐,老人、年轻人混在一起,导致抱怨的、愤怒的、不满的意见层出不穷,最终产生投诉意见。
面对如此现状,零售部负责人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一口大锅直接盖在“改革”两个字上,觉得人力资源部自己搞改革也就罢了,偏要把手伸到业务部门来,伸到网点中去,竟玩些纸上谈兵的把戏,把全行搞得乌烟瘴气。
他并不清楚唐拓最初下网点是受李行长授意,也不知道推广经验也是李行长的意图,更不知道人力条线发起的改革,最终是为了给业务提供便利。
何况这次的经验推广出发点是好的,李行长是等着营业部做出真正的成绩出来,才想着进一步推进。哪想到遇到这么个不长脑子又自以为是的玩意儿,无视他的用意,搞了场形式主义,最终还试图甩锅。
他把事情搞砸不说,还公然表达对改革的不满,这无异于直接向李行长发起挑衅。
银行网点受到客户投诉是一件很司空见惯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因为如果处理得不好,客户不同意撤诉,就会受到监管问责。
监管层面有自己的统计口径,一是全年累计收到投诉数量,二是实际收到投诉数量。实际的投诉就是没能解决掉的投诉,将要受到问责的投诉。
而且不管怎样的客诉,都是要全辖的金融机构统一排名通报的。
因此这一次零售搞的推广,业绩没上去却把客诉量给排上去对襄和银行是一件大事。
在襄和银行这一年来口碑和形象日趋好转的势头上,客诉量突然上涨,就算只是一个极小的因素,也必然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这事儿放在李行长的层面很闹心。
到了唐拓这个层面他更闹心,因为监管的对口部门就是金鹭心的部门,而且凡是跟襄和银行相关的业务,还都是她来负责。
虽然唐拓的部门不是对口部门,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落在零售部,但是零售部眼下的情况,李行长不觉得他们能处理好,就再次责成唐拓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