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唐必须放手一部分股权,其实跟抢他钱没两样。
因为改革之后襄和银行就着手打算上市了,这前后股东们所能分到的利润,可不是同日而语的。
何夜白听完,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就开始沉默不语,久到唐拓以为她不愿意让他回家。
一问之下才知道,何夜白觉得他把问题想简单了,实际情况还真不一定允许老唐只放手一部分股权。
搞不好要全脱手。
亦或是……
何夜白没挑明了说,她只是给唐拓讲了讲大概背景。
其实每一家商业银行由城市信用社转型的时候,老员工都能购买一些原始股份,他们也属于自然人股东之一,但他们的股份占比极其的小,非要转让的话,只需要寻常协议转让就可以转出了。
但是唐正不行。
他虽然也算自然人股东,但按照唐拓的说法,唐正持股的时候并非早期转制的特殊时期,而是后期在襄和银行增资扩股的时候注入资金的。他的占额较比大股东是没得比,但又远比其他自然人多得多。
所以唐正的这部分股权不一定能单纯的靠签署转让协议就可以,很有可能需要专门的股权托管公司介入,再配合相关机构开展真实背景调查等一系列手续,才能实现转让。
何夜白不担心别的,就怕这个背调。
虽然说唐正是找人代持股份,但代持的这个人是唐拓母亲家里的亲戚,而这个亲戚自身有没有这个财力,具不具备股东资质都不一定禁得住调查。
现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纵是比这隐蔽一百倍的关系也会被专业机构通过千丝万缕分析出关联信息,最后必然会查到唐正本人。
唐正作为襄和银行的股东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的儿子唐拓,恰好又是襄和银行的员工,还是马上就需要到监管备案的中级管理人员。
因为如果过段时间人力资源部没有合适的人选,唐拓就会顺位晋升为名副其实的总经理,届时他的信息将会送至监管部门备案。
因此监管部门就会看到他和唐正的关系,以及唐正和襄和银行的关联关系。
那导致结果很可能就是,唐拓的任命不被批准。
而襄和银行自身恐怕也会因为用人不当受到相应处罚。
总而言之,何夜白想告诉唐拓:你最好搞搞清楚,别轻易下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