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苏青鸾则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她钉子鞋的防滑程度,甚至让她媲美行走在夏天粗糙的土地上。
只不过偶尔碰到疏松的冰面,钉鞋会扎入冰层较深的地方,拔出来有些吃力罢了。
乐丰镇上肉眼可见萧条了许多,不仅那些露天的小摊贩几乎不见了,连行人也比往日热闹的场景少了许多,只有还能租用店铺的商家还在开着门。
苏青鸾先按照计划去了回春堂,那里就如同现代的“三甲医院”一般,常年十分热闹。
不过很显然,冬季大概是风寒高发,好多都是抓祛风散寒的药方子的。除此之外,抓跌打损伤药汤药膏的也不少。
苏青鸾拿到了自己的号码,照例少说要排两刻钟。
若是酷暑难耐的盛夏,苏青鸾自然会去外面转一圈。但是现在外面寒风怒号,虽然这回春堂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不过这么多人还有相对封闭的空间,绝对比外面暖和很多。
闲着也是闲着,苏青鸾便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一排排一列列整齐摆放的放置各种药材的抽屉上。
让苏青鸾在意的是,那抽屉上似乎不仅仅是写着药材的名称,还有一些类似天干地支的东西,苏青鸾猜测那个是类似于编号一样的东西,能够方便更快速找到相应的药材。
其实中药材的名字有很多生僻字,不过其中也有很多她熟悉的名字,比如人参、陈皮、当归、枸杞等等……
而且让苏青鸾发现,有的药材还很有意思,比如王不留行,比如刘寄奴,听上去比起药材更像是一个人的名字。
苏青鸾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来这些药材排放的顺序到底有什么规律——不过她猜测可能和药性之类的东西或者相关分类有关系。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四处打量,苏青鸾寻找着自认为比较有趣的药材名字。
突然,苏青鸾游移的目光定在一处,那个抽屉上,“姜黄”两个字吸引了她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