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这两种食物都是很寡淡的味道。
不过两者却都可以吸收鱼肉的鲜味,尤其豆腐经过冰冻之后,会变成疏松多孔的结构,简直像是一块海绵,能够吸收一切汤汁里面美妙的味道。
木炭是之前买好现成的——为了防止想要吃烧烤类的食物而找不到卖炭的店家,苏青鸾从卖炭和柴火的父子二人那里买了许多,都囤在仓库里面的一个小格子里面。
说是“小格子”也是相对于整个仓库来说的,其实这些木炭的存量,哪怕苏家整个冬天,每日都要吃一顿烧烤,怕也是不会少到哪里去。
眼看天色已经不早,杨氏和苏广福便停下了继续给鸡棚和菜窖“编织外衣”的工作,开始和苏青鸾一起准备晚饭。
苏广福在外面负责把炉子架起来,并且准备好炭火——毕竟这年代的木炭要烧红了之后才能用,并非如同苏青鸾上辈子网店里买的精致无烟炭,生火的过程总要耗费很久。
杨氏则是让苏玄鹤一起把折叠的屏风拿出来遮挡刮过来的寒风。
至于苏青鸾,则是生火准备炖鱼汤,并且准备制作需要腌制的烤鱼。
有道是“千滚豆腐万滚鱼”,这句话说的并非别的意思,而是说豆腐炖鱼这道菜要慢慢小火炖煮,时间长了能够让鱼汤更加鲜美,豆腐也会更加入味。
考虑到现在天气寒冷,苏青鸾放了更多的姜丝在鱼汤里面——这样不仅可以去除腥味,而且可以暖身提香,简直一举多得。
白胡椒也是必要的,不过苏青鸾这一次并没有把白胡椒放得太多。
虽然白胡椒可以去腥,而且和鱼汤的味道更加搭配,但是冻豆腐会吸纳大量白胡椒的味道,如果放了太多进去,估计冻豆腐都会变成“麻婆豆腐”了,弟弟和妹妹都会被辣得眼泪汪汪。
想到这里,苏青鸾一笑,盖好了锅盖任由鱼汤在锅子里面“咕嘟嘟”地冒着热气,不再理会,转而看向了另外几条被她埋在了“调料堆”里面,已经开膛破肚,并且改了花刀的几条鲤鱼和鲫鱼。
这几条鱼被一堆蒜片、姜沫、葱花以及一些吃剩下的果皮淹没了——果皮是最后剩下的一些柠檬和柑橘的外皮。这已经是最后一些了,若要再吃新鲜的,估计要等到明年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