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谢家的只言片语,还有之前秋收时候大家愈发闷闷不乐的表情,以及对于即将来临的凛冬的担忧,都让苏青鸾隐隐觉察到,现在这个当政的皇帝,不是什么明君的料子。
苏青鸾想得很简单:首先,即便是今后要开战,花溪村和乐丰县虽然是所谓的“交通要道”,不过实在是资源有限,简而言之太穷了,没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而且不是什么兵家必争的险要易守难攻之地,又远离都城,无论如何都不会作为主战场;
其次,现在这个统治者很不靠谱,而宠妃一家靠不靠谱都不重要了,天下不是他们家的,他们怎么祸害都不会心疼,六成的赋税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了,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倒不如看看沐行之到底能做到哪一步,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最后就是苏青鸾自己的一点点私心,她和沐行之交谈之时,发现此人是一个心胸宽广乐于接受新鲜观点,而且能够十分理智果断的人,即便是单纯从利益出发,他也不会是一个自己享乐不管百姓死活的人,因为这样会留下各种隐患。
这样的人,无论是自己作为统帅,或者是辅佐之人,治下的百姓日子都不会太难过。
苏青鸾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管也许才是自保的最佳方法,毕竟凭借她自己的赚钱能力,在哪里都不会过得太差。
不过透过周遭人的只言片语她也明白,自从现在这个皇帝完全宠信美人,信奉方士之后,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
苏青鸾不是没学过历史相关的知识,明白一个最高统治者如果信奉方士的后果是多么灾难——他能够因为方士的一句话把自己的骨肉扫地出门,会不会又因为方士一句“要一百个童男童女”之类见鬼的话就大肆抓捕童男童女呢?
这样一个统治者在上面,她们一家人真的可以永远“高枕无忧”吗?
苏青鸾实在是没有这个底气给全家打这个包票。
之前谢府找人暗中绑票苏家全家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苏青鸾并没有忘记。那个时候,如果不是背后有沐行之的庇护,现在苏家到底会遭受什么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