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苏青鸾尝了尝汤汁的味道,便看是把之前搅拌成为絮状的面粉均匀地撒入菜汤里面,慢慢地,这面粉遇到热水,就被烫熟成为一个个“小疙瘩”。而苏青鸾正是在熬煮疙瘩汤。
面疙瘩因为是用蛋液搅拌入水而成,因此比寻常的疙瘩更加嫩滑爽口。苏青鸾仔细观察絮状面在水里面的情况,不停地搅拌推弄,唯恐这面团慢慢打结成块。
很快,受热的面疙瘩形状渐渐固定下来了。而里面的蔬菜汤还是很多——苏清理害怕粘锅底,所以特意多加了一些水。
现在开始便要进一步熬煮收汁,不过考虑到里面是疙瘩汤,苏青鸾不太敢开太大火,唯恐糊锅底。
趁着那边收汁,苏青鸾便转身看了看白菜咸肉卷怎么样了。
腌咸肉苏青鸾选择的部位全部都是五花三成,所以肥瘦相间,油脂含量充足。所以等到微微受热,里面的油脂就会一点点析出,浸润到包裹着肉片的白菜里面,让原本滋味寡淡的白菜泛起淡淡的油润口感。
更何况,这一次的腌咸肉苏青鸾并没有提前清洗,所以上面的盐巴和其他调味含量很充足,即便没有特别重口的香辛料,不过味道也十分充足,甚至不需要苏青鸾准备盐巴之类的调味料——腌咸肉就能充当调料的差事。
因为菜卷是竖着的,受热后的油脂和蔬菜的汤汁都会慢慢渗透到下面一侧,苏青鸾打开笼屉,迅速将这一个个菜卷倒过来,让另外一面向下。
而这边,看到疙瘩汤再次开上来,苏青鸾又把切好的蔬菜丝放进去一起熬煮,最后加一些盐巴和酱油调味道。等到汤汁收得差不多了,苏青鸾便把整个瓦罐端到一旁,重新把铁锅放好。
先是在里面放豆油,再拍几粒蒜子,把蒜放进去炒香之后加入葱末,等到葱叶泛起微微的焦黄,这葱蒜味道的底油也就炒好了。这时候加入适当的水和酱油、盐巴作为底味,等到汤汁开上来,再把之前已经焯了水的豆腐块滑入锅中。
这时候,拿出少许绿豆芡粉加水化开调匀,放入汤汁里面,让汤汁慢慢变成晶莹而浓稠的状态,裹住每一块豆腐块。
等到这边溜豆腐出锅,那边白菜咸肉卷也火候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