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鸾有时候不禁在想,她到底是招了干活的工人,还是开了一个大型幼儿园。

不过苏青鸾觉得看着大家一起把一堆活儿干完还是一件挺有成就感的事情。虽然成就感的别称就是“很累”。

这天晚上苏青鸾不出预料又留在镇子里“加班”了,而且因为昨天大家确实立刻拿了双倍的工钱,所以相当于上一个白班加一个双薪夜班,就相当于一天之内拿了三倍的工钱!

这让原本昨日回家的相当一部分人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如果是知道夜班单独拿双倍工钱,甚至还不用通宵连轴转,傻子才不留下来干活!

毕竟农忙起来他们也不是没有白天晚上连轴转的时候啊!

于是第二日除却少数几人,大多数都选择留下来加夜班。

干活的人多了,进程自然也可以向前进一步推进。

苏青鸾这天晚上让一半的人去洗新鲜采集下来的果子,并且熬煮第一遍;剩下的人则是用地秤称量出昨天已经熬煮过一遍的果子酱的总重量,苏青鸾按比例加入盐和糖还有少量的香辛料。

加入的盐和糖是有比例的,这两样放的总量却是根据这一批果子酱有所斟酌。

但是糖和盐以及其他香辛料种类和配比的具体配比却是只有苏青鸾自己知道,而在里面加入香辛料和糖盐的时候,只有柳芸娘在场帮忙,其他的人则是后来帮助搅拌而已。

不是苏青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实在防人之心不可无。柳芸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自然是可以交托一定的信赖,但是苏青鸾还没有达到如同家人那样的信任。

更何况,前来帮忙的人有好几十,即便他们主观上可能没有坑害自己坑害苏家的想法,但是苏青鸾不能确定这些人如果知道了配方,有没有可能在无意之间或者被威逼利诱把配方说出去。

果子酱说白了也是一种食物。这类食物的原料还十分常见,所以能够在味道上出奇制胜的唯一方式就是各种调味配比的新奇。

苏青鸾不认为自己这种配方的优势能够一直保持,毕竟这年头没有啥知识产权。不过如果能延长这种“特殊性”那么“苏记”的果子酱就更加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更有可能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