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河北豪族来说,持久战不是他们的最优解。
速战速决才是河北豪族的最优解。
而袁绍的发家史注定了袁绍不可能忽略河北豪族的意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袁绍还必须遵守河北豪族的意见。
毕竟,人家对于袁绍来说,是金主爸爸,金主爸爸的话还是要听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袁绍在完成大军的集结以后,便正面对官渡,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而已经被袁绍一系列招数,整齐的头疼的曹操,见袁绍率领大军前来,也是果断率领大军出击,准备和袁绍进行一场大决战。
对于曹操来说,此时他的粮食储备已经不足,后方各地又一个个貌合神离,麻烦不断。
所以,曹操迫切的需要寻找到一个战机,一个和袁绍进行决战的战机。
而这样的机会,终于被曹操等到了。
在袁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曹操没有选择依托官渡坚固的防御体系,死守官渡,而是准备在大平原地带,和袁绍大军决一死战。
因为,曹操清楚,和袁绍打持久战,自己没有这个资本。
一是,曹操没有袁绍那么多的资源,另外一个则是,时间拖的越久,曹操后方的麻烦就越多。
此时,汝南地区虽然没有像之前一样,名正言顺的反对自己,但是,只要曹操和袁绍进行在官渡对峙,那么,汝南地区便可以看清曹操的虚弱。
一旦汝南地区明白,曹操已经虚弱不堪的时候,那么,汝南便会再次举起反对曹操的旗帜。
到时候,汝南给曹操造成的麻烦,就不是不给钱粮赋税那么简单了,而是会再次亮出刀子,从后面,狠狠地捅上曹操几刀。
而这几刀,或许便是压死曹操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杠铃。
所以,哪怕在兵力上没有袁绍这边多,曹操依然率领大军,离开营垒,和袁绍军展开正面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