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看望保温箱的宝宝们

除了第一天和第二天,婆婆让家里的阿姨给她炖老母鸡汤外,其余都是给她准备切好的、促消化的水果蔬菜。

婆婆周琳:“总是喝那些油腻的汤,其实只是徒增你的体重,却没多少营养。倒是纤维素、维生素这些比较有营养。”

凌静怡用牙签插着水蜜桃块,一口一个,吃得很香,“谢谢妈,谢谢义哥,你们对我真好!我真有福气,能拥有世界上最好最棒的家人!”

她觉得嘴甜一点没什么。她不是很喜欢刀子嘴豆腐心,这样的人非常容易吃力不讨好。

她的小舅妈就是这样的人,在清平村,小舅妈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全家的家务活都是小舅妈一手包办,非常辛苦

小舅妈边做着,边喋喋不休地抱怨:“你们这群没良心的,总是把家务丢给我做,家是我一个人的家吗?我真是命苦啊,嫁了这么一个不干事的丈夫,又生了一堆白眼狼。”

而等到小舅舅和几个侄子侄女帮她打下手,小舅妈又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地挑剔,“哪有人这样晒衣服的,衣服都要变形了!算了算了,你别做了,我自个儿做吧。”

“你们干活都是没轻没重,笨手笨脚,干得又慢又差,都不如我自己一个人干。”

凌静怡时常不懂这样的女人,干活时骂家人骂得狗血淋头,等家人过来干活,又挑剔他们这里不好,那里不好。

然而人是天生需要鼓励的,喜欢听甜言蜜语,喜欢听好听的话,这是不能违背的人性。

像婆婆周琳给她切的水果片,形状都不规整,也没有削皮,那又如何呢,能吃果肉就行,果肉也很好吃,那何必挑剔后婆婆也不开心,没动力帮她弄水果片呢?

像柳守义帮她准备的衣服,都不是她特别喜欢的,都充满“直男眼光”,艳丽艳俗的粉,然而穿起来宽松舒服,也不妨碍她行动。

如果确实到了希望对方改正的地步,再委婉提后,然后夸奖肯定一番更好。

花时间花精力做事后,还老是被指责,被挑剔,而不花时间不花精力不做事只是被骂,久而久之,多数人都宁愿选后者。

————

剖腹产后的半个月,她的伤口已经全然恢复,而且也能自主行走。为了方便观察住在保温箱的三个宝宝们,他们在医生的建议下,将产科病房改成了新生儿科病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凌静怡仍是花钱买了最贵的单间病房,价格虽然贵,但是她想休息好一些。

这天,护士说,“你们的宝宝们一切稳定,可以开始探视了,不过为了避免打扰其他婴儿,一周只能探视一次。”

凌静怡傻傻地点头,她等这一刻很久了。生产后就一直想看宝宝,但是医生护士都不让看,说时机还不成熟。

她白天撑起笑脸,晚上都小声落泪,青年轻轻拍她的背,也不能减少她的失落感。

她拉着柳守义的衣袖,眼里满是期待,“义哥,我们去看宝宝吧!”

青年摩挲着她敏感的后颈,很快同意。婆婆周琳还没来,现在店里的事务都交给婆婆负责。

凌静怡和柳守义进入之前,要戴上防护帽,不能留一丝碎发,还要戴上口罩和防护服,并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后,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入。

她发现,自家的三个小宝宝分别躺在不同的保温箱里,每个保温箱子上贴上编号,小小的字体写名父母身份、出生时间以及出生体重。

宝宝们身上都插满各种管子,格外让人心疼。三个小宝宝们中,体重最重的宝宝,哇哇大哭;体重居中的宝宝,皱着眉头;体重最轻的宝宝,紧握着两个小拳头。

他们都小小的,弱弱的,像小猫一样可怜,但已经长开一点了,像小小一团的糯米团子,香香软软的。

当场,她忍不住落泪,青年也眼眶通红。看了不到二十分钟,还没看过瘾,就被医生带了出去。

回到单间病房,她的心情很不好受,“我们的宝宝,好可怜,哭了都没人哄,就只能在保温箱里哭个不停。”

宝宝们肯定也很想像其他正常宝宝一样,被父母抱在温暖的臂弯,而不是待在保温箱里,没有抱抱,没有贴贴,连探视都要卡时间、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