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媒婆吃着肉,喝着小酒,别提多惬意了。她边吃边想,“想起来了,这户牛家可不好打交道,人家父母要求高得很,眼睛长到头顶上去。”
“哦,怎么个高法?”
凌志不以为然:“我怎么听说,连李铁柱去求娶都肯嫁女?”他还是有自信能胜过李铁柱的。
“人家父母觉得自己女娃可是高中毕业的, 彩礼必须得有三转一响。缺一个也不行。还得是全新的, 不能是二手的。自行车还得是凤凰牌自行车,手表还得是上海梅花牌手表。”
在这个年代,即使是城里,能同时拥有这四大件的家庭可以说是小康家庭。
而又要求凤凰牌自行车,上海梅花牌手表,那要求就更高了。
就单手表来说,一块梅花牌手表都是昂贵物件了。很多城市职工家庭都要省吃俭用好几个月才买得起。
凌志听了也咋舌,三转一响,他也能弄来。
就是这全新凤凰牌自行车和上海梅花牌手表,那真是难上登天。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在七零年代的价值,堪比奔驰、奥迪在当代的价值。
凌志质疑:“难道李铁柱出得起?”
王媒婆也疑惑:“李铁柱家不可能出得起凤凰牌自行车和梅花牌手表啊。这样吧,我再去牛家探探口风口风。”
凌志闻言开心了。他淡淡一笑:“行,王婶,我的婚事拜托您了,多替我说好话啊!”
“三转一响我弄得来,就是这凤凰牌自行车,上海梅花牌手表,还真搞不了。等事成了再给您封个红包,婚宴您坐主桌。我为人您也晓得,我不是说大话的,我说到做到。”
出乎王媒婆意料的是,牛家当场答应了她说的条件,婚事很快说定。有三转一响即可。
七零年代,清平村和清和村两个村,能出得起三转一响的适龄青年男子,不超过个位数。可见,在这个生产力不足的年代,三转一响非常有难度。
————
三月,晴天,看了日历,宜嫁娶。
凌志家今天办婚礼,婚礼仪式简约却热闹,浩浩荡荡的人都来庆贺。
一大早,新郎凌志便穿上新衣服,骑着辆自行车,亲自到隔壁清平村的牛家,高高兴兴地把新娘牛芳芳接回来。
新娘牛芳芳提前早起,由娘给她绞面,脸庞更显白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