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老和苏念安见面后就发现她确实是个当外交官的好苗子,而且她肯定藏拙了。
苏念安向学校申请,除了主专业德语之外,她还要辅修法语。
这个想法受到了学校的质疑,苏念安确实很优秀,可德语本就难,如今再加一门法语,怕是难以平衡。
她是国家重点看好的好苗子,学校不敢乱下决定。
苏念安有些无奈,总不能让她说,其实德语和法语她早就精通,不止这些,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八国语言她都精通吧。
就在陷入僵局的时候,粟老挺身而出,他相信苏念安的能力,也知道她不会乱来。
他作为担保人,让苏念安修两门课。
他都这么说了学校只得退让,但是有一点,就是期末考试苏念安这两门课必须得80以上才能继续。
如果没达到要求,下学期她就老老实实地学一门课。
就这样,粟老给苏念安推荐了他的老朋友,法语领域大牛,朱国维。
朱老是个脾气古怪的小老头,他收学生的要求很严苛,到现在他就收了五个学生,那些学生在各领域也都有了很高的成就。
在他的测试下,他发现这个小丫头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
努力很重要,可在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努力在天赋面前不值一提。
他立马把苏念安收为关门弟子,速度快得让朱老咋舌。
苏念安也很争气,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她考出了全满分满绩点的成绩,没错,是全满分。
不仅专业课满分,体育也是满分,思政课也是满分,甩了第二名好几条街。
她这个妖孽让京大其他学生瑟瑟发抖,安姐的传说在军训之后再一次重出江湖。
苏念安在课余时间依旧在为国家翻译重要文件,她还向齐母所在的研究所提交她研究出的一些成果。
这些成果解决了现阶段华国所困扰的技术问题,也就是“卡脖子”的难题。
齐母看到这些材料都忍不住要把儿媳妇从京大挖到研究所来。
材料交上去以后也是引发上级的震动。
他们轮番派人来劝苏念安加入研究所,她是旷世之才啊!
可苏念安有自己坚持的梦想,拒绝了研究所的邀请但是承诺会继续研究,且无偿上交这些研究成果。
研究所的最高负责人并没有强迫她,他从苏念安的身上看到了华国振兴的希望。
她身上是千千万万爱国青年的缩影。
除了这些大工程,苏念安也开始着手安排自己的小事业。
齐骁之前给她的铺面,正好可以用来开一个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