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安早就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她也知道她不是万人迷,不会人人都喜欢。
所以有人背着她说她什么她一般也不会在意,要真一个个去算账她也没这个时间和精力,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
但是如果太过分了她肯定也不能容忍,就像陈婶子,苏念安不介意做杀鸡儆猴这种事。
这些军属们的顾虑苏念安能猜到些,她们怕家里男人的前途受影响。
苏念安对她们说:
“嫂子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希望大家以后能好好相处,不要再发生这种事就行了。”
众人没想到苏念安这么好说话,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感激她还是该痛恨那些之前挑拨的小人。
东西苏念安一件也没收,几句话把她们劝回家了。
苏念安不是想和所有人交好,她是真的嫌麻烦,也不想做一些无用社交。
她高考完就要去京市了,等齐晓调到京市后,他们一家大概率也不会再回来了,除了卢嫂子,苏念安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看到苏念安头疼的样子,卢嫂子偷笑。
“别人都想所有人捧着自己,怎么我看你好像很烦的样子。”
苏念安听到这立马露出可怜兮兮的小模样。
“嫂子你还不知道我吗,我听不惯别人的阿谀奉承,我只想和真心的人做朋友。”
卢嫂子好笑地摸了摸她的头。
“是,真是难为念安妹子你了哈哈。”
快到午饭点,卢嫂子赶回家做饭,苏念安有些惆怅,但没惆怅多久她又动力满满学习去了。
下午苏念安收到了苏母寄来的一封信,说是苏大哥带了未来儿媳妇见家长。
苏念安兴致勃勃地看着信。
苏母说对方是个很不错的女孩,叫慕思思,长得端正,行事稳重,大方得体也不做作,她很喜欢。
刚好女孩家也在海市,慕父慕母就和苏父苏母见了一面。
慕家有三个孩子,慕思思是最小的那个,她大哥二姐都结婚了,就剩下她一个没结婚。
慕家家风清正,慕家兄妹三个互相友爱,苏母很满意,她觉得什么样的家庭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慕家也对苏家很满意,两家人一拍即合,所以他们很快就合计着两个孩子结婚的事情。
毕竟海岛离大陆还是有点远的,两个孩子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干脆结完婚办完酒席再回军区。
这个年代结婚就是这样,双方父母同意了就差不多可以结婚了,这一结婚可能就是一辈子了。
苏大哥和慕思思还算幸福,毕竟两个人互相喜欢,两家又门当户对,结了婚以后小日子不会差的。
婚期定在七月中,现在是五月底。
信的最后苏母问苏念安能不能回来,苏念安当然要回去。
之前她结婚的时候她大哥特意赶回来,这次她大哥结婚她也不能缺席,而且她也好久没见到其他亲人好友了。
两个孩子快半岁了,齐骁估计不能在她去海市之前回来,她和赵婶两个人带着孩子坐火车也不是不行。
苏念安给苏母回了个信,说自己会带着孩子回海市。
苏母得到回信之后高兴得不行,虽然之前去照顾闺女坐月子,但也过去了好几个月,哪有不想念的呢。
而且苏父和苏爷爷苏奶奶还没见过闺女生的双胞胎呢。
苏大哥得知小妹为了自己结婚要特意赶回来也是感动不已,他没疼错人啊。
苏念安问了下赵婶,六月底的时候能不能和自己回娘家。
赵婶爽快地答应了,她又没有亲人,自然是雇主在哪里她在哪里。
差不多还有一个月出发,苏念安开始准备回海市的东西。
苏念安准备着又觉得不对,本来她和赵婶两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就很不安全了,再带那么多东西好像不太方便。
于是苏念安放弃了自己把东西带回海市的想法,她还是寄回去吧,不缺这点钱。
首先是冰城的一些特产,大列巴、红肠、松花蛋肠、松子、榛子、长白山人参、榛菇等等。
这些特产装了满满一大包。
然后就是苏念安给家人准备的礼物,家里人每人一套衣服,包括她未来大嫂。
苏念安特意问了她大嫂的尺寸,送了一件红色布拉吉,无论是结婚的时候还是平常穿都很好看。
还有给大哥大嫂的新婚礼物,是一个搪瓷盆和一对鸳鸯红枕巾。
又是满满一大包。
苏念安和赵婶把这两大包抬到家属院门口,又雇了附近村民的牛车载到县城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