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郑同志心里有点儿不以为然,觉得方燕这就是在唬他们的。
他们兄弟在商量这个时候,一想到天天雇个人,往返于两个县城之间提货。
小郑同志脑子里的第一想法也是,这成本也太高。
饶是除掉这个成本,也还是有得赚,而且还赚得不少。
但是谁也不会嫌钱多啊。
所以小郑同志便自作聪明地想到了,“哥,咱每隔三四天,就跟她拿一次货,然后用她配的卤汁,省下来,咱自己再添点水,买些肉,放进去煮就是了。”
这样子,就能省下提货人三天的工钱了。
郑科长也觉得未尝不可。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方燕这么犀利,一下子就把他们的这些心思,全部给写到合同上了。
“小方,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合同来做事的。”
小郑同志信誓旦旦地保证,心里却在想着,两个县城隔得这么远,我有没有做小动作,你又怎会知道?
方燕一看小郑同志的眼神,就知道,这人不老实。
原本,看在郑科长的面子,卤味的合同,她本是想做成月结的。
现在一看小郑同志这表情,她马上改变主意了,“卤味的钱,每次提货的时候,现场结清。”
结清了,就意味着,你们爱不爱按照合同来做,我也不管了,反正你们要闯了祸,我是不可能去给你们收拾烂摊子的。
郑科长和商场负责人,既是官场人,又身在商场,一听这话,他们便明白什么意思了。
俩人相互看了一眼。
商场负责人的眼神很明显就是,你们别以为,小方年纪轻就好欺负,你看她这架势,老练得很。
郑科长心里一时有点儿复杂,一是因为方燕犀利地指出他们的小心思,二是,他以为方燕怎么着,也会看在他的面子上,做个月结的。
因为做月结,他弟就暂时不用出钱,成本钱的压力,就全在方燕这边了。
郑科长的身份摆在那里,他不会,也不敢逃债的,哪怕是给他面子,同时自己也有这个实力,方燕倒是觉得,她先出成本价也没什么。
可小郑同志的表现,让她觉得,自己的付出,人家不仅不会感激,而且可能还会给她惹麻烦。
那便算了。
不值得的事情,坚决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