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一家四口,平时吃的米,全靠买的。
方燕平时都是和村里人买的。
不过,村民们种田,主要是以养活自家为主。
在这个前提下,有剩余的,才会拿出来卖。
所以能卖的其实不多。
最近大家都忙于收割晚稻,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村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卖了。
她才会在外面买米。
方燕每次坐三轮车回去,除了付车钱之外,还会给他分享一些,市面上没见过的食物,小伙子对方燕的事情,也是异常尽心。
搬米的时候,都不用方燕动手,就给办得妥妥的。
“妈妈!妈妈!”
趴地上,也不知道是逮蚂蚁,还是在逮蛐蛐,听到三轮车的声响,一抬头,就看到方燕回来了,高兴得小家伙连蚂蚁啥的,都顾不上了,屁颠儿屁颠儿地朝他跑过来。
早上,为说服小家伙,不让他跟着,方燕可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这会儿看到方燕,小家伙就像几年没看到她一样,可激动了。
朱秀花他们是听到小鱼仔的声音,才从屋子里跑出来的,一个个意外又惊讶,“不是说今晚有可能得很晚才回来吗?怎么这个时候就回来了?”
惊讶之余,不难听出他们的担心。
难道是隔壁县城的市场,很难开拓?碰壁了?
方燕抱着对她半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小鱼仔,把车钱递给小伙子,又给递了几包海苔薄脆饼干,“今天谢谢你了。”
“是我该谢谢姐。”小伙子扬了手中饼干和车费。
方燕第一次坐他的三轮车,知道她结婚了,想着她的男人,应该比自己大,小伙子便按照这边的习惯叫她嫂子。
后来不知道啥时候,他又给改口了,改成叫她姐了。
小伙子离开后,方杰主动去把米扛进灶房。
方燕抱着小鱼仔和朱秀花他们往屋里,边走边说道,“运气太好了,隔壁县城商场的郑科长……”
她把上午发生的事情,和他们讲了一遍。
“你这孩子,运气真的是很好啊!”
听完,朱秀花都不得不感叹道。
方杰却想到另一个事情了,“如果还要做隔壁县城卤味的生意,就咱这几个,能忙得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