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银过去问明情况,原来是是小男孩和仆人走散了。
想着孩子太小,又说不清地址,怕拐子在把他拐走,就让几个孩子一起玩,边玩边等孩子家人。
等了能有半个时辰,孩子家人才呼天抢地赶来。
就差给他们磕头了,最后为了感谢他们,给了十两银子。
夫妻俩很高兴地接受了,这时可不是客气的时候。
都要吃不上饭了,现在就是粮食涨价,十两银子也够他们用很长时间了。
他们找了一家车行,最后花了一百文买了个走路吱吱响的独轮车。
郑银借了车行工具一顿敲敲打打,车居然被他修好了。
背篓和三个孩子坐到车里,果然轻松了很多。
约定好的地方就在前面,正好有个转角。
郑银就把车停在那里,大儿子在小解。
谁知他听到那家人哥俩在聊天,起初他并没在意,后来越听越害怕,身子不由得都在颤。
那家小的道:“大哥,家里没多少银子了,粮食还涨价,以后怎么办。”
老大道:“能怎么办,到时再说呗,车到山前必有路。”
小的:“大哥,我看见街上有卖孩子的。”
大的:“你想卖咱家谁。”
小的:“郑家不是有三个吗?”
大的:“以后再说,不是没到那个地步吗?别说了,别到时他回来在听见就不好了。”
小的:“我知道了3,大哥。”
郑银吓出一身冷汗,不敢想象某天自家不注意,儿子闺女就被卖了的情景。
他没声张,带着妻儿又走了。他们找了一个僻静之处打算住一晚。
那家人左等右等,也不见郑银他们回来,急忙派人去找他们,可不能丢了。
以后,全指望郑家仨孩子做贡献呢!
他们派人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后,最后总结郑家不认路,走丢了。
他们并没有想到他们说的话被听到了,想着明天早早的去镇口等他们。
入夜,郑银摇醒妻子。这次他们买了薄薄的一个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