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大的铺子,开在街尾。
来往的人并不算多。
再看现在的时间,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
这个时间点大部分是刚吃过午饭。
从饭馆或者酒楼出来,逛个街呀溜个鸟呀买小吃溜个缝啥的,不是正合适?
又看了看旁边的几个铺子,也是生意不太好。
再加上街道上的脏污,这里来的人更少了。
大概这里并不是主街道,所以在环境上也不会引起重视。
走进店铺里。
铺子里卖的是干货类的比较多,算是杂货铺子。
米面粮油,各种调味料等。
像米面粮油大部分都是正常价位,但唯独从她徐记进的货卖的东西很贵。
还有就是他的店铺装修上太过老旧,而且卫生环境这一块也不过关。
看上去给人一种乱的感觉。
干过商场或者餐饮类的都知道,卫生干净是生意好不好的必备条件。
估计这也是导致店铺生意不好的原因。
而至于店家把徐记的东西定价高,她之前只考虑到零售批发的价格低。
那么会有更多的人能够消费他们徐记。
相对的人群也都是低端的。
却忽略了中间商的问题。
也就是运到各地的路途远,花费大。
这个是减少不了的。
虽然她都有在各个城镇建立了快运站点,但也只是在就近的几个城镇州府,别的城镇暂时还没有辅射到。
像京城大部分都是靠着商队或者镖局或者南下的人给带过来的。
在路费上就占了一大头。
顾辞镜这下便有了在各地建作坊的想法。
她直接把这个想法传达给了机器人管家顾AA。
顾AA是可以直接下达命令执行的。
她在车前村时直接挑选在各个作坊厂子,早就能独当一面的人,给他们分配到别的州府开作坊。
这下子又要开始大批量的招聘了。
这样等以后各个城池间的国道修好后,快运这一块儿也基本就建立起来了。
真印证了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让小管家给她盘了一下,在京中加盟徐记的店铺有多少家。
这么一算下来,连十家都不到。
其中有六家都是由个人经营的,也就是那种祖上有间小铺子,刚好有需要进货的,就让中间商给稍带了点。
但东西也卖得贵,所以销量就不太好。
这种基本上成本都贵在路费上了。
他们自然会定价高。
那么相对消费人群,都是普通群众,也就赚不到太多钱。
还有三家是稍微大一点的铺子。
他们相对来说阶层高一点,定价高一点也会有人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