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组吸取了第一组的教训,皆是老老实实的往上爬,直到爬到最顶峰时,才扒着墙壁大打出手。
有人在混乱中摸索到彩球绸带,摔下去的同时也带下了彩球,这也算他胜。也有人有些功夫傍身,仗着身法利索,一举夺球。
直到最后一组,一名暗驼色劲装男子如同鹤立鸡群般站在七人组中,瞧他的那副模样像极了画本子中描写的侠客。
徐笙忍不住惊叹,她抱着季以遥的手臂:“郎君,你瞧那人!他武功一定很厉害!”
季以遥没有反驳,轻轻“嗯”了一声:“看打扮,应该是江湖中人。”
在他们身边,虽少见江湖中人,可那多是他们认不出的缘故,像这男子这般,若他不展示功夫,他们也只会当他是打扮奇特的普通人。
随着锣鼓声起,其他人手脚并用的攀爬上墙壁时,那劲装男子并未动弹。
直到上边的人攀爬进度已过半,底下也有人替他开始着急时,劲衣男子动了。
他脚尖轻点,踩在底处一处凸起之上,几个跃身,瞬间超过还在努力攀爬的其他人拿到彩球再从高空之上轻荡而下。
姿势潇洒,身手敏捷。在所有人还未回过神时,他已经将彩球交到裁判手中。
猛然间,人群爆发出一声极大的喝彩。
徐笙也忍不住激动地轻捶季以遥的臂膀:“哇哇哇!郎君!那是话本子里面写的轻功吗!”
季以遥擒住徐笙的手,话语中带着无奈,又带着无限包容:“都说叫你少看些话本子……”
话是这么说,可他也紧盯着台上的劲衣男子。
那男子将彩球交给裁判后,按吩咐到一旁候着下一轮。
他刚刚那一手的表现,让其他几组的第一名选手都感受到极大的威胁,看向他的眼神也就不太善意。
果然毫无悬念,最终的魁首是那名劲装男子。
全程他一字未多言,领了那把剑和一百两两银子后,又回到圆台之下观赏。
武试比完,紧接着便轮到文试。
武县靠近京都,各类人杰层出不穷。且元庆朝重文,文试的笔比试还要更为激烈一些。
今朝学子需得学习时务策、帖经、杂文,还得了经义、墨义,诗赋。
第一关:诗。
按照此情此景赋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