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出村2

登高堂 木归归 1108 字 13天前

如今摸清季家人的脾性,陈氏会以此发难也在徐笙意料之中。

她不知季以遥如今是否有存银,夫妻一体,他放出去的话也就算作是她们夫妻二人共同的决定。

陈氏这话倒给她一顿警醒,不论是为着生计,还是为着三郎进学,她得想些法子挣点银钱。

可是做什么呢?

深受多年的闺训教导,徐笙是不愿出去抛头露面的,若是让人帮忙卖的话,那她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这一手绣活儿了。

打定主意后,徐笙倒是不着急让季四郎将东西送去姜家,对着季家人道过几日正好有些事要去县里办,刚好随着姜家一起去看望下三郎,也许那时三郎已经通过入学试,正好还可以帮着他安置下去。

徐笙说的令季家人十分心动,姜家是姻亲,跟着他们一块儿去倒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只是——

“笙娘,去县上就算是坐牛车也得要六七个时辰呢!你身子吃得消吗?不若让四郎去。”

“就是嫂嫂,让我去吧,我身子壮,能遭得住......”

让季四郎去她还怎么去谈生意?

徐笙当下否定:“你个半大小子能懂得啥?说不得还得让你三哥照顾你,而且女人家是要细心些,不去看看你三哥如何,我也放心不下。”

徐笙劝服了季家人,事情就这样定下。

然后还是叫四郎去姜家送出个口信后,徐笙就安心养着伤,准备后头跟着姜家出远门。

徐笙二舅舅,也就是姜家老二,年轻时跟家里赌气跑去从军,消失近十载后,拖着副伤残的身子回到村里,他是在战场为救某位将军丢了一条腿,朝廷给他发下五两安置费,就将他遣散回村,那位被他所救的将军过意不去,临行前私下又给他塞去五十两银。靠着这笔钱,姜老二在县里盘下一家杂货铺子,做起生意来。

他未成婚,自然也没有儿子。姜老大不忍心弟弟孤苦后半生,就时常叫着姜大郎去陪着,姜大郎也就跟在姜老二身边做活,如今已是半接手过那杂货铺子,牛车也是为了运货方便购置的,农忙时还能驾回村帮忙犁地,可谓实用之极。年后铺子要开业,姜大郎也要去镇上,正好就能捎带着徐笙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