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科考制度类似于清朝的规模,分文,武科,共有两大类,童子试和正试。
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
只有通过童子试的生员,也就是秀才,才可以参加正试。
正试也分为三场,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
县试每年二月份由县令主持考试,顾惊羽是通过了县试的,据说还是青州第一名,可见小小年纪文采过人。
而府试是每年四月份,由知府所在的县主持考试,府试一过就能参加院试,只不过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
正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今年正好赶上了院试和正试都是同一年,所以才说机会难得,错过这次就要再等三年了。
顾允听了顾秀才的话,只说了一句尽力,她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考中,毕竟她所学的知识也有限,古代考试又与现代不同,她都还没看过这个时代的书。
待车队走过了,街道上恢复了正常通行,顾秀才带着顾惊羽走去亭江镇的书院。
第一次见到古代的书院,建造的十分宽阔,古色古香的建筑十分大气,顾允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
进入书院,还能听到两边类似于教室的房间传来学子们的朗读声,书声琅琅,余音袅袅,处处弥漫着一股书香气息。
顾秀才熟门熟路的找去一间屋子,他敲了门,没一会儿,从里面走出来一位留着胡须的中年男人。
他见到顾秀才也是一愣,随即立马客气的对顾秀才揖礼,“今日就听着喜鹊在家门叫唤,原来是顾兄要来,快,里面请。”
顾秀才难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回了一礼客套的回道,“贤弟,兄长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他跟着那中年男人进屋,顾允亦步亦趋的抱着孩子跟着,就听男人一边给顾秀才倒茶一边说道,“你我之中兄弟相称多年,跟我还客气什么?有事顾兄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