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璃望着满目疮痍的羌州大地,心中似被重石压着,沉闷又难受。
她深知百姓在战火中历经的苦难,于是乔装打扮一番,悄悄步入百姓之中。
行至一处偏僻小巷,只见一群孩子衣衫褴褛,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无助,正流离失所地蜷缩在街角。
宣璃眼眶一酸,赶忙拿出随身带着的干粮分给孩子们。
孩子们起初有些畏缩,但在饥饿的驱使下,还是小心翼翼地接过食物,狼吞虎咽起来,看着孩子们的模样,宣璃红了眼眶。
宣璃深知,在这烽火连天的羌州,读书识字仿佛成了一种奢望,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生存的难题。
羌州与图契的战争若一日不停歇,这些无辜的孩子便只能在战争的阴霾与恐惧中苦苦挣扎。
她缓缓蹲下纤细的身子,轻柔地抚摸着孩子们那因战火而变得脏乱不堪的头发,朱唇轻启,声音似涓涓细流,温柔之中又挟裹着几分沉甸甸的凝重。
“莫要害怕,这一切终将会过去的。”
一个看起来年纪稍大一些的孩子缓缓抬起头,眼眸之中虽然依旧残留着战争带来的恐惧,但在那恐惧的缝隙里,却悄然萌生出了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
“姐姐,我们真的能活下去吗?这可怕的战争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呀?”
宣璃只觉内心深处仿若被尖锐的刀刃狠狠刺痛,她贝齿紧咬下唇,竭尽全力强忍着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目光中满是坚毅,掷地有声地说道。
“一定会的,这场战争必然会结束,而你们也必定能好好地活下去,此后还会迎来安稳祥和的日子。”
回到营地后,宣璃立刻找到祁珩,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和心中的忧虑一一道出。
“阿珩,那些孩子太可怜了。我们不能只着眼于战争的胜负,还得为战后的羌州做打算。若能现在就给予孩子们一些生存的技能和希望,待战争平息,他们才能更快地重建家园。”
祁珩沉思片刻。
“你说得对。我们可以先组织一些士兵,教孩子们简单的防身之术和野外生存技巧,让他们有能力保护自己。至于学堂之事,虽暂时难以大规模开展,但可以先挑选几个聪慧的孩子,秘密地传授知识。”
宣璃点头赞同,士兵们也积极响应,纷纷抽出时间来教导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