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说起暄王的风采,京城百姓至今都是津津乐道,大皇子千军万马稳守城门,城内数日没有半点异动迹象,突然间一阵巨响,篡位者命丧黄泉,战神称号由此得名。
茶楼的说书人更是把他吹成二郎神下凡,隐身本领天下第一,第三只眼还能看透不轨之人的行径,所以没费吹灰之力就将谋逆团伙全都歼灭,句句铿锵表达出来的都是敬畏之心。
然而,人声鼎沸的女子茶楼,说书人的声音被完全淹没,妇人们七嘴八舌打听暄王妃的惨状,不经意表达一番对暄王的畏惧之色。
甲夫人说:“听说了吗?暄王亲手把王妃打得皮开肉绽,咋这么狠呢?”
乙夫人回答。“听说了,暄王妃是趴着抬进坤德宫的,真是可怜。”
丙夫人插话。“何止这些,暄王当着太后和众多王妃的面,一巴掌把受伤的暄王妃打出了几丈以外。”
丁夫人摇着头说:“暄王妃这是何苦呢?为了两个妾室受这么大罪。”
“是啊,哪个有本事的男人不是三妻四妾,身子骨可是自己的,犯不上为几个下贱之人受罪。”甲夫人的话得到了很多夫人的认可。
乙夫人优雅的喝了口茶接话。“说的是这个理,不过暄王妃也是个有本事的,京城老字号的茶楼不少,哪个能有女子茶楼生意红火?”
“女子再有本事也打不过男人,我看暄王妃也是太掐尖,为了这点营生怠慢了王爷,不是因小失大吗?说不定人家是故意找个借口收拾她。”丁夫人自有主张的说,她家的茶楼很少看到夫人太太的影子,客源减少了很多。
“嗨!做女人都不容易,遇到个爱动手的男人更糟心,希望暄王妃早点好起来的,千万不要关闭这个茶楼,三天两头来光顾一下,所有烦心事都抛到脑后去了。”丙夫人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豪门后院一大帮女人,有的还是三四代人,当家主母看似很权威,大半辈子劳心劳力,收获的是道不尽的怨恨,女子茶楼让她们的心情得到了放松。
暄王不知道这么快就成了贵妇们诟病的对象,但是,太后对他的不满却是桩桩件件都明了。“看你把王妃惯成了什么样子?传她来宫里打牌也要亲自来接,难不成我会吃了她?”
“儿子知错了。”暄王低头接受母亲的训斥。
“一个山野长大的侯府千金,缺乏教养忤逆长辈,随便处置本宫的赏赐,还敢当面跟我叫板?明天就给你安排二十个侍妾。”太后想着那个场面就来气,原本打算在儿媳妇面前立威,却被顶着撞了。
“太后不必多想,王妃是在跟我赌气。”暄王解释。
“还敢替她辩解,同一天大婚,昭王妃明王妃肚子都显怀了,她呢?还整天在茶楼莺莺燕燕唱曲。”说到这太后更来气,长子不是自己生的,亲生儿子还险些丢了皇位,得抓紧子嗣血脉这个头等大事。
“儿子细听母亲教诲。”暄王知道,再作辩解只会触发更多是非。
“两个侍妾都容不下,孩子孩子怀不上,我看她根本不配当王妃,你觉得杜尚书的小女儿怎么样?”这才是太后留暄王下来单独教训的真正原因。
“此举正好中了她的诡计,责罚时她曾主动要求和离。”儿女婚姻都是父母做主,太后想废除一个王妃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