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七千多两银票的杨慕雪马上就翻脸。“明天开始不许随便外出,上午读书练字下午学礼仪规矩,女夫子和教习嬷嬷都是京城最好的。”
乔景妍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因为侯府所有人都得听夫人的,简言简行紫苏也不完全属于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学习速度,争取早早通过考校。
对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海归硕士来说,读书练字画画都不是难事,掌握了毛笔的书写方式,那速度可是突飞猛进,女夫子直夸遇到了最聪慧的学生;礼仪规矩就更不用提,完全可以速成,态度端正教习嬷嬷也是竖大拇指。
初夏时,侯爷带回一个熟人的消息,永州泰安知县柳士安带着菜籽油来京城推销,被皇上派人请到了宫里,当着满朝文武大臣褒奖,接着下旨加封,从六品的知县连升三级,接任永州知府一职,原知府叶清风进京就职。
都说这个柳知县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很多人专程来京城跑官都不一定如愿,他倒好,进京赚了银子还官升三级,他的泰宁菜籽油也由此打响了名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运气好的人还有杨举人杨松林,当年大将军府的那些孩子为避难去了松岭书院,派了两个护卫去当武夫子,白天读书早晚习武,吸引了很多府城县城的家长,学生人数猛增。
后来又在官道旁买了一块山地建校舍,为了有所区别,改了一个字叫松岭学院,学账房的、学大厨学点心小吃的、还有学木匠泥瓦匠等等,这些学子的年纪都差不多成年,所以采用短期培训方式,学费不高学期断,拿了证书就能找到不错的收入,名气传的很快很远。
有一次,带杨老夫人到府城医馆看病,闲聊中得知坐堂郎中是祖传名医,因家道中落开不起医馆,才做了坐堂郎中,杨松林马上邀请他去书院当夫子,并承诺月银是医馆的双倍。
因此松岭学院新增了医学馆和药田,边行医边教学,随着一个回乡养老的太医传播,传道授业者来了不少,求学者也纷至沓来,杨松林的名字传到了京城,礼部派专人下来明察暗访。
皇上下旨封杨松林为国子监司业,官职正六品,赏白银五万两,各类书籍笔墨纸砚若干,从此学院归朝廷所有,全部夫子吃上了朝廷俸禄。
一晃三年过去了,乔景妍每次以杨焕城的身份出现,都能感觉到永州府的明显变化,尤其是泰宁镇,镇子扩大了一倍多,作为示范的河西村更是泰宁桥畔的明珠。
村头风车滚动,河道青砖护岸,路面笔直砖块缝线交织,两边树冠遮荫,粉墙黛瓦的院落排序齐整,稻田金黄旱地翠绿,别小瞧这个山村的魅力,神笔也画不出这灵动的美景。
待到春季油菜花开,哄拥而至的俊男美女,吟诗作画追逐蝴蝶,袅袅炊烟人在画中游,人间仙境莫过于此。
竹缘山庄也不逊色,人工水渠宛如一条玉带,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粉墙黛瓦的长工屋院与河西村遥相辉映,稻田旱地也是携手同行,不远处山坡上,工人们正在采摘橙黄橘柑。
“大少爷,五爷他们来了神龙潭。”王春生为这个山庄的打造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年来不仅没再投入银子,反而小有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