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播种

午饭后,所有的劳动力都聚到了河西村播种,有些村民整着自己的水田,看着一群人站在田埂上撒种子,也加入进来,主要是想先练练手,没想到这一练还真有意思,围着田埂慢慢走,不知不觉一亩田就播种完了。

只用了一天时间,竹林坊的水田全部播种完毕,比预计时间缩短了一半,大家领了工钱外加四个白面馒头,谈笑风生的各自回家,虽说是从早到晚都在劳作,可并没有躬身下腰,也就不觉得太累。

第二天,河西村各家各户也开始播种,大半天时间就全部完成,包括四十几亩公田,尽然多出了几百斤稻种,原来村民们准备的粮种,是按每亩十多斤算的,实际上六斤左右就可以,下种过于密实反而会影响粮食收成。

粮种已经浸泡发芽就不能食用,王春生得知这个情况,马上和乔景妍商量。“大少爷,我想把那些多的粮种全播到一块田里育秧苗,官道边的那块地也整的差不多了,路边就是流水沟,改成水田也容易,等秧苗长大些再移栽,这些粮种也就不会白瞎了。”农家人有个说法,就是秧苗不移不发,到时候再比较一下,那边产量高。

真是一个好管家,几个月前那里还是杂草丛生的洼地,现在是齐整的旱地,本来打算种番薯的,要是再改成种水稻,那得多遭人艳羡。

“就听王管家的,以后这里的田地都有你安排,等禾苗长到五六寸高时,放一些小鱼苗到田里,可能就不需要下田耘禾。”这方法是得到了科学验证的,小草被鱼儿吃了,排泄物又是很好的肥料。

乔景妍虽然主意大,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边做边完善,大多是自己开了个头,后面都是做事的人完善的,这也是她特别善待身边人的主要原因。

不需要打草就省了大量劳力,大少爷的主意不会错的。王春生把剩余的稻种,全部拉到河东村,这些水田肥沃更助于秧苗成长,选了最边上一块田集中育秧,到时候运送方便,为此又招来了不少看客,当然,更多的是非议。

“王管家,可不可以卖些粮种给我家,我也想和你们一样种两季粮食。”韩山子是很想和竹林坊走近的,无奈他爹总是怕这怕那。

“可以,收粮后一亩给三十斤谷子抵稻种,想种就叫你爹来。”王春生当然不会拒绝这个小子,但必须得大人出面,种田是庄户人家的大事。

不一会韩山子带着他爹出来,一人手里拿了个木盆来装种子,见到王管家忙说感谢,他家只有三亩水田,已经悄悄的跟着整好了,要是真能收两季,以后日子就好过的多。

这个只会埋头干活的汉子,曾经看着几十亩苔菜变老叹息,后来听说菜籽能榨油,还卖了一百文一斤,一亩地能收几百斤菜籽,虽然不知道能出多少油,以他的估计一季苔菜十几两银子的收入肯定有,心理后悔的要死,如果当初听了大少爷的话多好。

刘村长挑着一担箩筐赶来,他参与了播种,看见撒到田里的种子是发了芽的,专程去找徐村长问浸泡种子的讲究,听说有现成的粮种,紧赶慢赶就过来了,竹林坊一千多亩田都这么下种,能种上两季,自家的六亩水田的收成就能翻番,以他自己的判断,这法子是能成的。

乔景妍信心十足带大家种双季稻,毕竟是千年后实践应征了的经验,河西村却有很多人的想法不同,认为做买卖赚银子大家比不过大少爷,可这种田地咋能听他的呢?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就这么着吧,好歹今年不用交税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