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衣服按时赶制出来了,质量比想象中的满意,所有下人的四季衣服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现在是冬天,棉衣棉裤棉鞋,加上春季衣物一起做,要操心的事太多,这些就交给杨梅做,这个临时客串的助手很得力。
大冬天的早上,杨岭村的路口三三两两的站了十几个女人,她们期盼杨梅出现,前天赶了一天工,就挣了四十个铜板,听说东家满意还会给活计,她们可是十分珍惜这个机会。
杨梅这次不仅拉了两百多套衣料,还有好几袋碎布头,这些东西成衣铺子里是垃圾,卖不了几个钱,干脆作为人情送了,可在村里妇人们的眼里却是宝。
先安排人做衣服,今天除了单衣还有棉衣秋衣,村子里所有会做的女人都用上了,屋子不够就借用杨二婶家。现在这个村子在家做饭的,除了老人就是男人和孩子。
宋村长看着杨梅忙的团团转主动问:“梅子啊,有哪些事我们这些大老爷能帮上忙啊?”
“有啊有啊,村长叔,这些碎布头全搬你家去,我这实在是放不下,下午还会拉一车过来 ,叫几个人挑拣一下,大的按颜色理好放一边,小的让各家拿回去做浆布,等做完这些衣服还要做鞋子,已经和东家说好了,单鞋四百双棉鞋一百五十双,可有的忙了。”
杨梅看到那些碎布头的时候,就想到是纳鞋底的好材料,接着又想到杨府院子里那么多人,都是要买鞋的,干脆找乔景妍说了一嘴,马上就得到了答复,忙的脚不沾地,心理却是美美的。
宋村长听说这么多活计等着做,女人们忙起来是非就少了很多,这个年过得必是祥和丰盛的。“放心吧梅子,这些琐事就交给我好了,需要帮忙的时候知会一声。”
接下来这个村子的人全忙活起来,女人们手上忙嘴上也不闲,家里男人们的糗事成了大家的笑料。
三婶子嘴里藏不住事,昨晚唠叨半夜,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你们说家里大老爷们除了吃的多,有两把子力气还能干什么?让他糊几块浆布竟会粘在炕上揭不下来,你说气人不气人。”
一阵哄笑后,类似的话题一个接一个。女人们起早摸黑的赶工,做浆布的事就交给了男人,有的着急被浆水烫的嗷嗷叫不在少数。
冬天的太阳威力有限,浆布晒不干就铺在炕上烤干,有几家的男人为了省事直接把浆布糊在炕上烤干,有的糊多了浆粘在炕上好半天才剥下来,这些糗事被自家女人传出去,一下子成了全村人的笑料。
衣料加工做了十天,每个做事的女人都领到了四百多文工钱加一百文奖励,杨梅是工头自然挣的比别人多,奖励也是别人的三倍。
乔景妍从来不会亏待做事 的人,这些衣服做的又快又好,比预计支出少了几十两不说,开张时间没耽搁,当然应该感谢她们。
做鞋子没有像以前那样集中在一起,而是按个人技术分工合作,有纳鞋底的有做鞋面的,合作对象自由选择,单鞋的加工费是十文一双,棉鞋二十文一双。
杨梅把鞋子面料交给杨二婶管理,过几天来收鞋子就可以了。府城铺子里的生意听说很红火,大少爷从早到晚忙的紧,自己去府城的初衷全忘了,三个孩子都是大哥在看管,真是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