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人了,整日不着调,又不科举,又不结婚。将来要是跟着陆家二叔学坏,娶个番邦女子可怎么办。”
还好谢凡观念开明,又想着反正现下家境和谢凡年幼时早已不同。便安慰道:
“儿子也还年轻,晚些考科举,晚些结婚也不碍事。”
又打趣道:“嫣然忘了当年我们也结婚颇晚吗?你甚至说不想嫁给我呢。”
想起当年,孙嫣然不禁老脸一红,半晌才反驳说:
“那也是父亲肯为我操心,才能嫁给你。呦呦的婚事你怎么不多上点心。
儿子暂时不结婚就算了,女儿家婚姻大事,总是要父母更多操些心。
南城唐监生便对女儿婚事百万个上心,他家大姑娘十四岁就选了皇子妃,三个儿子也顺利定好了亲事。”
说到唐家,孙嫣然不免有些眼红。
谢凡倒不嫉妒唐家,毕竟自己做着官,女儿也没裹脚,可没法同皇家结亲。
只是想起女儿即将年满十六岁,还没定亲,谢凡也皱了皱眉头。
因为舍不得女儿受苦,又有孙嫣然小妹前车之鉴,所以谢家全家都默许了不给小呦呦裹脚。
于是小呦呦无忧无虑长到了十五岁。又从小同哥哥们一起随着外祖父读书,不只识文断字,更是颇有学问。
只是近些年来礼教越发严格,今日家中来访女眷,官宦人家年轻小姐都是三寸金莲,一派弱不禁风模样。
孙嫣然忍不住叹气:“现在北京城中恐怕难有合适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