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翰林院一众官员下跪进谏,便是以刘放为首。
谢凡见众人情形,心中正犹豫着,御座上天子目光也在四处逡巡,突然正看到了谢凡。
与圣上四目相对,谢凡只觉得尴尬无比。就像是前世课堂上,明明不知道问题答案,但被老师盯着一样。
“千万别点名问我啊。”谢凡尴尬症又犯了,在心中默念。
可是和前世一样,学生越是不知道,老师越要点名提问。皇帝扫视一圈,收回目光,便对着几位朝臣询问意见。
几位臣子,或是赞同,或者反对。天子均未明确表态,只是半眯着眼睛,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轮到谢凡,圣上说道:“立后与国本之事,与时以为如何?”
皇帝不用官职称呼谢凡,而是称呼他表字,可见表示亲近之意。但是谢凡根本不知前因后果,也不知道群臣怎么就要皇上立太子,立皇后了。
可是天子亲口点名发问,谢凡实在不能不答。
他心念电转,稍一思忖,一咬牙说道:“臣以为,立后与立储均是天家之事。实在不容臣随意置喙。”
说罢谢凡低下头去,默默装死。不敢看皇帝与同僚是何种反应。
圣上闻言照旧不曾表态,依旧只是点头。之后又问了几人意见。
问完一圈人之后,皇帝对着一众劝谏朝臣夸奖了几句:“忠心可嘉”,然后劝众人起身。
众人依旧跪地不起,天子也未恼怒,只是好言相劝了几句,便自顾自见让刘诚宣布散朝。
到头来皇帝也并未答应立后或者立储。下跪的朝臣们尴尬一阵也只好自己灰溜溜站起来。此次大朝会可谓不欢而散。
谢凡心中对于今日之事颇为疑惑。但是心中再三确认自己没说错话、没惹上麻烦之后,他也觉得不再纠结。照旧早早回翰林院做事,也好早些忙完,回家陪伴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