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感叹刘放着实眼光独到:“刘放果然厉害,一眼就看出前两句不行。当然不行,毕竟是我胡编的。后两句才是人家龚自珍的原装作品。”
接着刘放又叫家人将此诗歌送到内宅,请自己夫人鉴赏。片刻后,刘家人又端上一坛剑南春酒送于谢凡。口称是夫人读过谢相公诗作,实在欣赏,聊赠薄礼,以示敬意。
谢凡顿时满脸通红起来,有些不好意思接下。
刘放见状,再三劝说让谢凡收下。谢凡推辞不过,只好收了。
其实龚自珍所作原诗《己亥杂诗》中前两句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乃是龚自珍表述虽然自己辞官回乡,离开北京,但依旧愿意为国效力。
全诗所言皆是家国情怀,并不适合今日新春宴饮。谢凡胡乱添加两句虽不出彩,但却将全诗意境转换,全无辞官惆怅之情。
此后众人又是一番畅饮说笑,天色渐晚,方才散了宴席。刘放亲自在门口送客,与众人一一道别。轮到谢凡,刘放更是较往日待他更加亲切热络,谢凡又是十分不好意思。
因为众位庶吉士或是买房或是租房,皆是住在内城。所以倒也有许多人同行。谢凡走在路上,被冷风一吹,倒是少了些尴尬之情。望着福顺抱着酒坛子,忽然想到,为何今日刘放要将自己诗作送于刘夫人鉴赏?
于是谢凡便悄悄问同行的王问之,他可知道刘夫人?
王问之今日饮酒欢畅,话也有些多。他又是刘放同乡,知道刘家故事。便对着谢凡滔滔不绝起来。
原来刘放夫人王氏,也是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曾官至御史,自小严于家教。出阁前便是蜀中有名的才女,知书识礼,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更于做诗文、填词曲颇有造诣。
刘放与王氏婚后常常一道吟诗论文,弹琴写字,可谓琴瑟和鸣。
谢凡听后不禁羡慕起刘放来,真是家庭美满。宴请同僚,他父亲亲自来为儿子撑场面。又有一个志趣相投的妻子,夫妻恩爱,感情和谐。
见他人婚姻美满,谢凡更对娶妻生出些向往。只是自己文才普通,倒是不奢求娶到才女,夫妻两人情投意合便好。
又想起祖父年前写信来,除去寒暄问候,勉励宝贝孙儿报效朝廷以外。更是明里暗里叫谢凡早日娶妻成亲,也好开枝散叶。
还引经据典,除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