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罗列出,做文章最忌讳:深、晦、怪、冗、弱、涩、尘俗、熟烂之弊病。*
孙大人说起文章学问便神采飞扬,谢凡也听得意犹未尽。只可惜北京城中有宵禁,孙大人家中多女眷,更有未出阁年轻小姐。所以不便留宿谢凡这样年轻男子,不然两人恐要彻夜长谈。
谢凡临走前,孙大人又拿出宋濂所着《文原》与《唐宋八大家文钞》两册书籍交予谢凡。嘱咐谢凡可多多研读,其中更有孙大人曾经所留下批注心得。此后亦可常来自己家中研讨学问。
谢凡自然感激不已,连忙双手接过。表示必定用心拜读,不负师长一番美意。方才离开孙家大门,与福顺一道回家。
福顺在孙家早已等得百无聊赖。出得大门,便对谢凡抱怨孙家待客也忒寒酸了一些:“别家待客,对着客人带来的仆从,也会招待些点心香茶。
然而在孙家,只有个男仆送来一壶热茶,还是茶叶碎末子泡的,茶杯上也有缺口。更是没有点心吃食。实在让自己难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福顺来到北京城里几月,已经随着尤厨子学了些北方方言。
谢凡想到今日晚饭也是孙夫人亲自端上桌来。菜色依旧普通,桌上最好的菜肴便是自己带来的一副猪蹄膀。之后还被送去给了孙老夫人和孙小姐。
可见孙大人家境是实在不富裕,并未有意冷落。谢凡怀中揣着孙大人所赠书籍,深感孙大人对自己一番关怀爱护。
所以谢凡先是出言安慰了福顺几句。又叫他以后不可多逞口舌之快,议论旁人,更不可议论孙家。
福顺见主人如此,也不再抱怨,只是答应下来。
谢凡心中暗想:“以后再来孙家,还是都带些实在东西做礼物为好。”
于是此后谢凡每每拜访孙家,向孙大人讨教学问,都事先打发尤厨子买些鲜肉吃食做礼物。或是一块排骨,或是一方腊肉,或是一盒点心。论价值实在算不上贵重,却是送到了孙家所需之处。
几日之后,谢凡便正式入翰林院学习。本科庶吉士为天子亲选,因此馆师便是谢凡乡试座师,高长德高大人。高大人曾任右春坊大学士。左、右春坊乃是太子属官,左、右春坊大学士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
高大人在当今圣上为太子时候,曾教习太子读书。天子即位后,高大人又累迁任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皇帝前次让高大人做南直隶乡试主考官,便是有意让高大人拣选亲信良才。
圣上一番周密筹谋计划,因为从天而降的会试舞弊一案,功败垂成。此番天子又将高大人任命为庶吉士馆师,便是重振旗鼓,意欲再择可用之才。
高大人出身北直隶顺天府通州,身材高大,体格魁梧。此时已经年过七旬,须发皆白,但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高大人人品端正,教导用心,又是天子心腹,一众庶吉士得知由高大人担任馆师,皆是喜上眉梢。
只是对于谢凡来说,高大人担任馆师却是算不得十分幸运。
谢凡会试中式,全赖会试舞弊一案。在常解元等十二人被革去功名之后,谢凡得以依次递补上前,位居南榜最末,侥幸中式进士。
舞弊案中,涉案一班江南举子在锦衣卫诏狱中未曾不屈不挠,宁死不屈。反而一股脑全盘招认,供认不讳。倒是叫圣上与北直隶出身的高大人颇有些看不起江南出身文人士子。
更加之,高大人乡试便阅过谢凡卷子,觉得谢凡文章实在稀松平常。虽然当时为了与副主考杨大人分庭抗礼,一意取中了谢凡。可是经此一事,高大人对于谢凡最初印象便是虽然孝心可嘉,锐意进取,但是学问稀松平常。
后来谢凡拜访座师,态度诚恳老实。直言自己才疏学浅,毫无隐瞒回避。对此态度,高大人倒也有几分欣赏。但是对于谢凡的印象便成了:孝心可嘉,锐意进取,坦诚直言,可惜学问实在稀松平常。
其余庶吉士授课老师也多为翰林院、詹事府、吏、礼二部高官。皆是饱学鸿儒,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其余十余位庶吉士,也多为年轻俊彦,才思敏捷,博闻强记。每日授课与谈笑之间皆是引经据典,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