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明代北漂

所谓“折色”便是以米折物,春夏折钞,秋冬则苏木、胡椒。

折色也有规定:“一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钞;三四品米钞各半;五六品米六钞四;七八品米八钞二。”

所以谢凡作为从七品新晋观政进士,还好总有八成俸禄是米。也就是说,谢凡一年俸禄只有67.2石米。其余便是宝钞和苏木胡椒。

而米价么,根据年份不同,会有波动。

丰年一两银子可买十多二十石米,欠年则不到十石。六十多石米,折成银子无论如何也就不到十两银子。

苏木胡椒还好,是药物和染色物料。总能拿来用用。至于大明宝钞,购买力下降得厉害,聊胜于无。

按照北京城内物价房价,谢凡实在是无法负担住在东西长安街这样,既繁华又方便的地段。

因此谢凡找来牙人后,便说出自己的需求:在东城西城,离朝廷衙门近些,清净些,整齐些。

那牙人便问:“老爷能付多少租子?”

谢凡狠狠咬牙说到:“每月五两银子!”

这已经是谢凡能给出的房租极限。

到京城赶考,祖父祖母给了谢凡二十两傍身钱,路上山东临清西门庆给了二十两,陆家和张世贤给了二百两。到北京城时候,谢凡一共有二百四十两银子。

可是来了北京,又是租房,又是吃穿用度烧煤取暖。时不时还有人情往来,请客送礼。作为新科进士,一众同乡同年,后面少不得又有应酬往来。谢凡现在手中满打满算也只有一百多两可以用来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俸禄就那么点儿,所以谢凡只能吃老本。可一年六十两银子房租,是非常沉重一笔负担。若是再多了,谢凡恐怕就没钱过日子了。

那牙人却想也不想,就说道:“老爷所说这样宅子,每月恐怕要十两。”

谢凡不信,硬要牙人带着自己去看东城西城月租五两银子的宅子。

那牙人也不拒绝,便带着谢凡去看。

果然那些便宜宅子,要么窄小拥挤,要么破烂漏雨,要么周遭吵闹。

偶尔有房屋好些的,说是属于东城西城地界,却已经紧紧毗邻南城,离着各大衙门天远地远。若是谢凡去衙门点卯,只怕天不亮便须得起床。不然就要买个马车或是驴车代步。

接着牙人又带着谢凡看了些租金贵些的宅子,果然地段、大小、房屋样样都好。

谢凡随着牙人看了一天房子,累得筋疲力尽,也没寻到可租的宅子。

不禁心中咬牙切齿说道:“都说钱是王八蛋,可长得真好看。

我这辈子都考中了进士,居然还要当北漂!还不能负担整租房子!”

那牙人也不催促,只是一番了然神情。

等谢凡沉默不语,一脸失落的时候,方才幽幽说道:“老爷不妨问问家里,可否资助一二?”

谢凡当场听了,只阴沉着脸,默默无语。

可是傍晚回到四合院中,谢凡便点灯向祖父祖母写信,说明自己须再要几十两银子,用于在北京城中生活。落笔又想起白云观中所求平安符,只好叹了口气,将平安符和信件放在一起。

因为现在寄信回溧水,再等家中差人送银子自然是赶不及了。

所以次日一大早,谢凡起床后便去找表叔陆才明。先拆借一些银两,好将房子租下。等陆表叔回溧水后,再用自己信件,找祖父祖母兑银子回来。

注释:恩荣宴流程菜色参考《明会典》,房租则参考《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舞弊案参考唐寅舞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