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前自然人山人海,几家欢喜几家愁。
谢凡身量单薄,当然挤不到近前。因此还是顾三郎将自家贡士架在肩上,谢凡方才看到榜上赫然写着:“第二百八十三名,谢凡,南直隶应天府溧水县人。”
至此谢凡一颗心才真正雀跃起来。接着他又将榜上其余贡士姓名、籍贯统统浏览一遍,只是没寻到南直隶解元常幸。甚至金陵会馆中面熟几人似乎都不在榜上。
“怎么没有常解元,莫非是他在号房里把砚台烤裂了?今年应天府举子是不是都不太适应北京天气?”谢凡心中颇为奇怪。
但他正在顾三郎肩头,此处不宜久留,否则顾三郎会体力不支。虽然心中疑惑,谢凡也未曾多想。一行人欢欢喜喜回家去了。
因为三月初一便是为殿试日,本科会试所录取“贡士”均须参加殿试。所以谢凡也来不及如何庆祝,只吃了尤厨子所准备一个炖肘子。便开始收拾,准备着入宫参加殿试。
三月初一当日大早,便有礼部吏员将谢凡带入宫中,并细细嘱咐了一番宫中礼节规矩。谢凡怀着紧张激动心情,一一用心记下。
小主,
来到宫中,一众贡士们便依次在紫禁城奉天殿前丹墀内分东西两列面北站立,文武百官则身着公服侍立殿内殿外。
前世谢凡也曾去北京故宫观光游览。但是此时此刻,见紫禁城内一片肃穆隆重气氛,自己更是亲身参与其中。与前世作为游客,在景点中闲庭信步,还时不时拍照留念,感受可谓天差地别。
谢凡只觉胸中心脏狂跳,手心中也微微渗出冷汗。他忍不住悄悄抬眼观察四周众人。只见其余贡士皆是如自己一般低头垂目,但也都掩饰不住激动紧张之情。
片刻后有官员请皇帝升殿,又鸣放鞭炮。殿内外侍立百官皆对天子行叩头大礼。一众贡士也按照提前嘱咐,朝着天子叩拜行礼。
礼毕便是皇帝颁赐策题,内侍将策题交付礼官,又置于案上。执事官举着策题案由左阶而下,置于御道中。
接着官员又带着一众贡士跪拜,朝案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然后分东西侍立。执事官再将策题案举到丹墀东,鸿胪寺官奏告仪式结束,再放鞭炮。鞭炮声中,皇帝退殿,文武百官也依次退出。
接下来才是分发试卷与考生入座答卷。
军校将试桌在丹墀东西两侧面北排列放好,礼部官吏分发试卷,贡士们列班跪接试卷,接着又是叩头,方才就座,终于开始答卷。
这一番繁复仪式,又是叩拜又是鞭炮,只把谢凡搞得晕头转向。万幸随着旁人亦步亦趋,他不曾出了乱子,闹出个殿前失仪。
殿试为露天答卷,今日天公作美,晴空万里,偶尔有几阵春风拂过,也算不得寒冷。
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对策要求为“惟务直陈”,须得一千字以上。
大明立国之初,太祖洪武爷曾御制策问。但此后多翰林院学士、内阁大学士等拟定几道试题,再上呈皇帝圈定一道。
偏偏今科殿试,年轻天子不曾用翰林阁老所拟题目。亲自出题,是为: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谢凡会试之后本不曾奢求能够中式,只想着自己能被朝廷收拢为“遗才”,成为副榜举人,便心满意足了。所以二月十六日会试完卷出得贡院,谢凡便心安理得在四合院中休养,一页书都不曾翻开过。
二月二十七日晚间得知自己中式,谢凡一来喜出望外,二来忙于准备。也不曾有时间临时抱一抱佛脚,参加殿试算得上是赶鸭子上架。
因此见了这年轻天子亲自拟定殿试试题,谢凡少不得有些慌了手脚,冥思苦想却想不出个所以然。
于是忍不住疯狂吐槽起来:“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这种东西是我可以随便乱说的吗?
要是说实话,我可真觉得封建帝王就是封建头子,是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大坏蛋。全世界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应该联合起来,推翻封建统治。实现社会主义、解放全人类才是唯一正确道路。”
可是殿试为天子亲为主考,实在马虎不得,若是胡言乱语,恐有抄家灭族之危险。谢凡不光不敢写出心里话,还须得打起十二万分小心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