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感,谢凡便选择《蓼莪》。此时他文思泉涌,立刻提笔作文。明明烛光之中,不免想到祖父祖母年纪渐长,身子已不如自己刚来时那般康健。正如这蜡炬莹莹,终有燃尽之时。
又复想到李宁和倩娘皆是年轻夭折。命运无常,病来如山倒,刹那间便是阴阳永隔。人死不能复生,自己须得抓紧时间奉养二老,方可报答恩情。
谢凡心头一痛,双眼泛酸,饱含泪水,写下一句:表里山河,天下有失而复得之国;墓门拱木,自古无死而复生之亲。
一气呵成,写完初稿。谢凡将草稿细心放好,吹灭烛火。照旧盖上薄毯,歇息一晚。
次日谢凡尚在睡梦,便听得官靴踏在青砖之上的脚步声。睁眼只见依旧是那中年号军。他在自己号房前略作踏步,又复迈步离去。此时天色已然大亮,谢凡立刻明白这是号军好意提醒自己起床答题。
谢凡心中感谢之余,更抓紧时辰誊写文章。会试戌时便会清场,若是慢了,恐怕来不及完卷。应试文章字体,首推楷书,卷面更需工整干净。如有涂改污渍,有暗示标记嫌疑,必将落榜。
为防考官徇私舞弊,辨认考生笔迹。乡试及会试中考生原卷皆须糊名。再由誊录人用朱笔誊写一遍,方送交考官批阅。士子用墨笔作文,曰墨卷。誊录人用朱笔誊录,曰朱卷。
谢凡又将文章细细通读,检查一番有无违反避讳。他誊抄之时,已有考生陆续完卷,领了照出牌。号军开放栅门几次,巷外亦有声响。谢凡心无旁骛,斟酌字句,稍作修改,又用心誊写。终于圆满完成。
抬头一看天色,已是正午。四周考生已陆续出去小半,谢凡也招呼号军交卷,领牌出去。号军笑眯眯收下卷子,谢凡多蒙他关照,亦诚心恭敬向他作了一揖。
少顷号军开放栅门,谢凡便收拾东西,出得考巷。又等了许久,才聚有约千名士子完卷,贡院大门方才开放。谢凡随着众人一齐出得贡院。门口又是熙熙攘攘,都是家人们在等候考生出来。
谢凡出门便见谢老秀才领着来兴、福顺、顾三郎三人,另有陆有富领着陆家一干仆人,张世贤也领着张家几人,皆在门口等候。因为陆家兄弟也是同场参考,所以陆舅爷还特意备下了宽敞大车供三位考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