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凡上一世是大城市长大的,又已经活过了二十多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什么热闹没见过。
乍见古代城市,对于城市格局,古代建筑等等新奇了一阵,多呆了几天,新鲜感就没了,恢复到安心读书的节奏。
可是另外两个年轻人都是乡村里长大,县里都是难得一去,乍到了南京城里,就像到了天堂一样。
老秀才拘束也拘束不住,索性给三个人都放了一天假,让三人到城里走走,放松心情。三人一听都十分惊喜,李宁甚至差点跳起来。
临走前谢老秀才千叮咛万嘱咐,道:“千万不可生事,别往乱七八糟的地方去,傍晚前一定回来。”
三人先去了钟山玄武湖闲逛,晌午又去了夫子庙,江南贡院,在各家书铺里看看杂书。
李陆两人一头扎进话本小说曲子词,才子佳人风花雪月。
谢凡却不感兴趣,心想:“这些和网络小说比起来都是弟中弟,修真玄幻、霸总种马、穿越种田、宅斗宫斗,我什么没看过,哼”。
但是转念又一想,自己再也看不到网络小说了,虽然也边看边骂,虽然也恨作者太监不当人,自己也真情实感熬夜追更过,心里一阵唏嘘。
突然谢凡看到一套《天工开物》(注释:《天宫开物》本来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由于本文架空所以提前出现在明朝中期),随手翻看一本,里面画着图画,讲得是各种农业、手工业、工业技术。
老秀才家里半本闲书也没有,谢凡到了这一世都只读些圣贤书。乍一见这本图文并茂的技术书籍,顿时眼前一亮,拿起书来仔细读,完全被里面如何冶金制盐的技术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看了不知多久,谢凡问老板:“请问掌柜的,这《天工开物》如何卖?”
书店老板有些差异,一般读书人都爱买些房选一类的科举辅导书或者名人文集,再或者买些通俗小说,这位年轻人倒是来看《天工开物》?
回答道:“小公子这《天工开物》一共三册,二两银子拿去吧。”
谢凡原来也买过些书,知道这书店掌柜的是看自己乡下人打扮,蒙一个是一个,漫天要价。于是也落地还钱,说道:“掌柜的,我诚心要买,还请报个实价,五钱银子如何?”
掌柜听谢凡这样讲,知道敲竹杠不能太多,便道:“旁人来买都是二两的,看小公子仪表堂堂,又这么诚心,就成本价八钱让给公子。”
其实《天工开物》销路一点也不好,积压在店里很久了,成本也不过四钱银子。
店老板见谢凡刚刚看书入了迷,应该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