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县试特训

后续的皇帝里自然也不存在建文帝朱允炆,燕王朱棣也没有造反,自然也没有靖难之役。其他分封到各地的藩王们也没有很大势力。

到了谢凡这个时代,已经是本朝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佑德”,现在正是佑德九年。

结合转世前狸花猫所说,这个时代不在自己所知道的历史时空里,谢凡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明朝,又不是自己知道的那个明朝。

如今的天子年号“佑德”,虽然有点像是房地产中介,但是历史上谢凡没有听说过。

其实谢凡对于明朝历史的种种细节本来也不甚了解,年号这种东西更是搞不清楚,只要年号不是“建文”或者“崇祯”这样一看就要天下大乱的,谢凡的小心脏就放回到肚子里了。

谢凡只求一个世界和平大环境。别赶上大规模战争或者极端气候,自己和这一世的便宜家人能好好过日子,吃饱穿暖。

如果能考上举人、发家致富、健康长寿就更好了。

综上所述,谢凡给这个时代的定义是“明朝的开局,但是不一样的发展。”

谢凡前世读的专业是理科,工作是电子技术方面,对于古代历史和社会,他不能说了如指掌,只能说一无所知,完全不能提供金手指。自己的专业技能又因为科技发展差距实在太大,没有办法施展。

因此谢凡只能放弃技巧,全是感情,一心一意考科举,按照祖父谢老秀才的科举经验,老老实实备考。

前世谢凡语文成绩马马虎虎,不过经过这些年勤奋背诵《四书五经》,也算是开发了大脑,记忆力大大提高。如今年仅十二岁的谢凡腹内已经存有许多文章,也算是腹有诗书。

谢家虽然不算富贵人家,但是谢凡从小只读圣贤书,虽然无功德,不曾事农桑,面皮长得白白净净,身型不胖不瘦。考虑到明朝是没有牙医的,谢凡很担心蛀牙,所以他很少吃糖,又有意爱护牙齿,睡前都用一点点盐或者布条沾上水轻轻擦拭牙齿,日常饮食注重荤素搭配,所以气色不错,生得唇红齿白,头发乌黑浓密。正是一副典型的年轻读书人样子。

有一说一,谢老秀才是懂科举的,至少是在乡试之前。报名之后,老秀才就给孙子开始了针对县试的特训。

因为本届县试是汪县令上任后组织的第一场,本县考生尚且不知道县令大人的喜好。老秀才便带着谢凡为《四书》各准备了两三篇文章,律赋、五言六韵试帖诗、五言八韵试帖诗也提前写了十来首。

并且把不同的段落适用什么主题都大概设计好,无论汪大人出什么题目,都可以有现成的锦绣文章或者美句佳词可以套用。谢凡觉得这个很像前世参加高考前背作文范文,好处是字数短很多。

老秀才又细细地向谢凡讲述了如何破题、立意、起承转合。无论县令大人出什么题目,都尽量转到自己准备好地立意上。如果实在靠不上,就歌颂当今是太平盛世,明君贤臣,河晏海清。总之千穿万穿,马屁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