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秀才愁掉了头发,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拉下老脸,放下清高,又抬出秀才身份,找谢少爷生前的同窗好友和自己当年的同年故旧,借些银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秀才一贯清高,找人借钱,其心中屈辱自然不用说,更可怕的是,言谈间听出儿子原来还借过钱给妓女赎了身,双玉也不什么夭折同窗的姊妹。老秀才虽然迂腐,但是也不傻,也没有当场点破,打了几个哈哈就圆了过去。
幸好谢少爷生前虽然不上进,但是做人却十分仗义,吃酒玩耍向来愿意请客。同窗好友中不少出身富家,也都肯卖死人一个人情,看谢家老父亲一片爱子之心,又是位秀才,纷纷解囊,每人三钱五钱的,凑了好几两银子,也没要谢老秀才打欠条,都说算是奠仪。
老秀才这才收殓了儿子的遗体,和来兴一道扶灵回乡。
回到家中见到老妻和老仆,才知道小厮来旺诓骗了三十多两银子一去不复返,双玉也收拾细软跑路。管家孙守义说因为顾虑小少爷将来的名声,就没有报官,只说双玉回苏州娘家探亲。
老秀才一看家中老的老,小的小,自己虽然有功名在身,里长官府要给自己几分薄面,但是儿子后事还要操持,自己也没有多余精力应付。再说奴仆拐带小妾逃跑,不光小孙子将来名声有损,对谢家也是十分丢人现眼。
于是打落牙齿和血吞,老秀才先请阴阳先生给儿子算了阴宅,定了日子下葬。因为谢少爷二十岁出头就早亡故,丧事不宜大操大办,最重要的是谢家现在实在也拿不出什么现钱,下葬后请了道士来念了一天经就算是过了。
谢少爷丧事办完三个月,兰花也满了十四岁。管家孙守义和陆氏商量好,就安排来兴和兰花成了亲,陆氏翻箱倒柜拿出几匹好布,叫孙大娘给来兴和兰花给做了两身新衣服。
好不容易有了喜事,一时间谢家众人脸色也好看了不少,日子也就那么过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