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班前,李墨摸了一下这帮人的底子。二十个厨子里,只有八个识字,其中两个还仅限于《百家姓》。就这还是陈家底子厚,能有这么多识字的。
由于文盲太多,李墨只能抛弃文字方式,直接上实物操作课程。
二十个学员,二十口猛火灶台,二十口精钢小锅,所有配置和主讲台那边一模一样,二十名学员第一课就被震惊到几乎失声。
他们不光没见过这种精美器具,更加没想到集体授课竟然是一人一灶!
传统厨师学艺,那是一堆小学徒,先跟着师傅打下手。然后在日积月累中,由师傅从中挑选看得上眼的再继续下一步提升。他们这二十人来这之前,早就已经做了好大家一起竞争的打算。努力出头,自己学本事;如果挣不出头,就悄悄跟在旁边偷师,好歹学上一两手。
没想到,李先生不愧大唐遗民,这手笔确实大气。根本就没让他们做那些无用功,直接就亮了真本事!
接下来,再听李墨向他们承诺,无论是谁,只要能够完成基础的培训课程,就会把他们面前那一整套厨具赠送,做为出师礼。
好家伙,就那套精钢打造的厨具,光是看一眼就能让厨子拔不出眼,任何一件单拿出去都是足以传家的宝物!现在竟然说只要学成出师,就能全套打包带走?!
能够学到厨艺,这帮人显然都是从一堆学徒里杀出来的人精。现在公平授课,每人都有机会学习全套手艺,简直就是把饭喂到了嘴边。这要是都学不会,以后都不用做人了。
一下子,就激发了这帮人的上进心,连晚上做梦都在颠勺切墩。
而那二十个半大小子,则和明心一起,每天除了晨练身体,主要还是跟着夫子开蒙,认字识数。认字这一块由陈家旁支一位夫子负责,数学算术这一块则是李墨自己兼职。
因为是开放厨房,又是公共大课的传授方式。陈庆在蹭了几回饭之后,意外的发现李墨竟然丝毫没有把他的厨艺当成什么秘传,根本就不会避讳他。偶尔还会邀请他参与到课堂上的鉴赏环节,毕竟是大家公子哥儿,不一定会做,但肯定是会吃。
然后在课余时间,陈庆偶尔也会对自己不了解的调料或者物事向李墨提问,李墨毫不隐瞒,事无巨细的向他讲解其中来由或者原理。
有一次,李墨很是随意的向他讲解了如何用黄泥来给红糖脱色,把红糖做成白糖。他回去照着一弄,竟然成了!
这一下,陈庆有如推开了新世界大门,每隔几天就要来蹭着听几节课。然后把从李墨手里学来的新花样都拿回去悄悄试验。当然,出了李宅,他是只字不提,捂得严实。毕竟他陈庆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宋百姓,可学不来人家唐人那股子豪迈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