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只能去叆阳堡,或者再由叆阳堡去宽甸堡。
……
山岘让信使送了两封信给两地的亲戚,顺便问了下价格。
结果大失所望,因为两地米价都没有二两。
说是托高公公的福,商屯的粮食运不走,只能就地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盐价是一石米换一斗盐,也说不上划算,还是不划算。
不过肯定比不上去盐场,那是五石米换一石盐。
问题是如果去盐场,路上不知道要被刮掉多少油水,说不定小命都不保呢。
……
重阳后。
山岘向小旗租了艘运粮的浅船,能够装一千石,而租金是一百石梗米。
租金是贵,但只能给。
正把一千石梗米装船的时候,遥见一个船队过来了,旗号是高,不用说了,是高公公。
山岘立刻让人把船开走,让开河道,并把剩余的米挪开,以免挡了他们的道路。
同时让人飞报小旗,催他前来迎接。
山岘不敢跑,只得带着帮工,恭恭敬敬的伏首跪地迎接。
……
“高公公来了!”
五川屯里的人闻声而动,纷纷奔逃。
虽然高淮不会为难穷人,但那是指躲着他,你非要到他面前去,那被为难了,也是自找的。
纷乱中,船队到达了小码头。
一群杂衣殷勤的下船搭好船板,然后看向站在船头的四人。
矿税监高公公,卫所千户李再兴,东厂档头齐盛浩,锦衣卫百户梁志明。
他们的身后是东厂番子一人,锦衣卫十人,而船上都是兵。
两队兵先下船设护卫,然后高公公和李再兴推让了一下,高公公当先下了船,然后是李再兴,接着是东厂档头,最后是锦衣卫百户。
论威力,东厂和锦衣卫都在卫所之上,但是论地盘论后台,李再兴完全碾压两个靠高公公混饭吃的家伙。
矿税监时有被打死的,为什么?自然是动了不该动的人。
在这里,就算是有圣眷的高公公也不敢向李家递爪子,否则绝对没命回去。
这一点,高公公心里跟明镜一样。
当然,李家也对高公公客客气气,该打点的也有打点,多少都是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