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道家智慧:坐忘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2074 字 21天前

比如执着“静寂”“虚空”等相,将空明觉性错误地执着为“大我”“神我”,以及如果没有老师指导,其观照与体悟不够深入、全面等等。

因此不管是以“定”为主,还是以“观”为主,都需要避免在一些细微之处误入歧途。而这正是“师”的重要作用——传道、授业、解惑,通过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深入指导,从而使学生避免走入误区——有的时候,这种误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借此机会,特别向雪漠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顶礼雪师!感恩雪师!

解读完了“坐忘”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视角”训练与“坐忘”训练的关系。

视角学坚信,所有的心性训练,同时也是视角智慧的训练。随着心性智慧训练的不断深入,生命视角也在不断深入。心性智慧训练达到一定境界之时,生命视角的智慧也会同步达到一定境界。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生命视角的智慧达到了某种境界,心性智慧才达到了某种境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管哪一种修行方式,都离不开“观”“照”“觉”“悟”,而这些本质上都是生命本体性视角在发挥作用。

观照觉悟的过程,同时也是生命本体性视角自觉、自悟、自明的过程。生命的升华,其核心即是视角智慧的升华,生命的超越,其本质即是生命视角在智慧层面的自我超越。

“坐忘”也不例外——

堕肢体:此时之视角,重点在于对身体的超越;

黜聪明:此时之视角,重点在于对感官的超越;

离形:此时之视角,重点在于对“形”、“相”的超越;

去知:此时之视角,重点在于对“分别心”、“分别识”的超越;

同于大通:此时之视角,重点在于以心合道,以道为心,融入大道;

此谓坐忘:此时之视角,重点在于提纲挈领、总览训练之要诀。

上述过程,既是坐忘修行不断深入、突破、超越的过程,也是生命本体视角不断深入、突破、超越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说,是生命本体视角不断脱离各种束缚、障碍从而得以自觉、自明的过程。

同于大通之时,即是生命本体视角(即究竟超越视角,亦名超级视角)赤裸呈现之时。

在视角学中,生命与宇宙本自一体,因此总称为生命宇宙。超级视角不仅是生命之本体,同时也是宇宙之本体,因此被称为生命宇宙之本体。

生命本体视角赤裸呈现之时,即是生命宇宙之本体——超级视角赤裸呈现之时。这时,其必然是“同于大通”的——周遍整个生命宇宙,无有其余。

因此,“坐忘”之法即可作为生命视角智慧训练之法,连同前文所说的“心斋”,以及后文所说的“撄宁”,即可构成相对比较完整的生命视角学训练方法体系。这也是为什么要在“视角学实践论”中选取、阐述、解析、借鉴这些方法的缘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