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陷入到这些无常的现象中,迷于其中的时候,不管是喜爱、贪恋,还是讨厌、愤怒、恐惧,【我】都会成为这些现象的奴隶,深深被其束缚而不得自由。
所以,通过对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观照,彻底看清这些现象无常、无我、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真相时,【我】就逐渐摆脱了对各种现象的执着,而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寂静、清净、安详、自在、自由。
身体的生死,已经被彻底地看清与【我】无关,所有心理和精神现象的变化,也已经彻底地看清与【我】无关。
而我们关于自我的认知,总是与身体和各种心里、精神现象有关,但现在已经明白,所有这些现象中都没有【我】。
注意,这时还需要放下的一种执着,就是对【我】之“名”的执着。如何破除这种执着呢?这需要进入深入的禅定状态,这种禅定的状态中,没有妄念生起,但依然保持静静地观照,然后对这个状态的自己不再命名,不再定义,不再以【我】来名之。只是本然如是地体会那个本自寂静本自清明的状态,并安住在这个状态中,致力于始终安住于这个状态,不被外界发生的事干扰。
对于此状态安住的时间越长,越是能体会到一种本然的无我——即【我执】消散后的状态。不仅如此,还能深切地体悟到,这个状态是所有生命本然的状态,没有你我他的区别。这时就会明白,【无我】的状态才是生命最好的状态。而所有的痛苦烦恼,皆因【我】而起。有我即有漏,无我即无漏。有漏皆苦,无漏即乐。
大乘的观法中,则以小乘的观法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地体会【法无我】。
【法】,可以涵括宇宙间所有一切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生命现象,文化现象,还包括佛法本身。
【法无我】,其观照的主要视角依然是【缘起性空】。首先观照【万法因缘起,万法因缘灭】。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缘起性空】的视角下永恒不变。经过这种观照,就会了悟一切万法的空性本质,从而不再执着万法为真实。然后观照【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其实,这正是一种视角学的观法——心视角的观法。只是视角这个词是现代摄影技术兴起后才诞生的一个新词。古代没有视角这个词。但佛陀的教法中渗透了视角的智慧。缘起性空即是一种非常伟大而智慧的视角。各种不同的观法,其实就是通过不同的视角去开启人们超越原有视角的智慧。
新的视角必定带来新的看法,有了新的看法,原有的看法就必然会改变。不断地用新的视角去看见更多、更深的真相,就会一步步破除固有的视角所形成的执着。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