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产生的根源就在这里。
灵明的心无法忍受自己的“不存在”。
虽然这“不存在”仅仅是因为无法感知到“存在”,而非实际上不存在。
但心却希望证实自己的存在。
当心能够证实自己的存在时,心才会安宁。
心希望证实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心产生认知作用的原动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心感知到客观对象时,心同时也认知到了自己的存在。
客观对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借由着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证实了自己的存在。不管是外在的物质世界,还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都是心借由认知到自己存在的“证据”。
证据的有无其实无关事情的真相,但一旦需要进行“证实”,证据就变得至关重要,以至于事情的真相是否成立,需要由“证据“说了算。
心由此对客观对象产生了依赖性。
这依赖性,就是一切痛苦与烦恼的根源。
从本质上而言,没有任何客体对象是可以被依赖的,它们只是映在心灵镜子中的幻影。
所有的客体都是生灭变化的,没有例外。
但心却希望在这生灭变化中寻找永恒。
只要心还在向外追寻,痛苦就没有终点。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其实,心只需要回过头来认真地看一看自己,就可以终止这无休止的荒唐游戏。
当心回观自己,照见自身的永恒时,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对客体对象的依赖,心灵自证永恒,就无须再去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据”。由此心灵就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从此成为自由的心灵。
自证永恒而实现了终极自由的心灵,则能够站在世界之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众生原本是佛的真相——所有众生的心灵皆是空灵、明净、智慧而永恒的。
但不明自心真相的芸芸众生,却在心湖镜面的幻像里无休止地轮回。唤醒在幻象里轮回的心灵是已觉悟的心灵最希望做的事情。
而对于已觉悟的心灵,在见证了自己的真相之后,就可以自由地游戏于幻象红尘之中,随缘自在,自在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