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最直接的首推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公元1169年夏天,42岁的杨万里回家乡闲居了一段时间。诗的开篇下笔平淡直白,诗人交代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一个“夏夜”点明了时间,天热得如正午一般,“追凉”就是寻觅凉爽的意思。从简单的诗题中,我们自然想到,诗人夏夜寻觅清凉,心情恬适……
天太热了,难以入睡,推开门出来,在月光下站了一会儿。
一句“开门小立月明中”诗意全出,意境好美,你会有无限的想象,想到在夏夜的月光之下,小立一会的情景,或是赏月,或是纳凉……
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阵阵虫鸣叫。
诗的第三句“竹深树密虫鸣处”对环境进行了描写,虽然只有7个字,但把村夜的清幽跃然在纸上。竹林深深,树荫茂密,这样乡村夏夜是多么清幽、美好。
月光如流水,洒满了大地,树影斑斑驳驳,竹林婆娑,虫鸣声声,特别的清晰悦耳,更加衬托出夏夜的宁静。
置身于其中,诗人感觉到阵阵清凉迎面而来,可是这并不是风送来的凉爽,便以“时有微凉不是风”作结全诗。
这样的结尾让人读来颇有情趣,我们常常把凉与风联系在一起,而这首诗所说的凉“不是风”送来了凉爽,那又是什么送来了凉爽呢?静中生凉,这可谓是心静自然凉啊!如此结尾,写得妙趣横生,诗味无穷。
夏天很热很热,人不免有点心浮气躁。空调只能让身体凉快下来,而心情就需要我们自己调整才能静下来,不妨读读这首意境美妙的小诗,感受诗中的恬静与美好,心也随之安静了,凉意也随静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