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庄观,九元灵圣,黄风怪他怎么过的[捂脸]】
【没这么理想,越靠近灵山妖怪背景也越厉害,哪吒再厉害还能没有治不了他的人吗?】
【哪吒摇人最后发现自己还是小辈,怎么打,他是莽又不是傻。】
【五庄观如果真有这么一劫,要么他和悟空一样请观音出手——要么请太乙,太乙再去找原始天尊】
【……当然,这种说法也不对,原始天尊是护短,可这明显是佛门和天庭得力,怎么会给三光神水。】
【女娲更别想了,——所以哪吒还是得去灵山,找观音。镇元子可不会因为他是阐教徒孙就白白受气】
以为会看到哪吒继续横跳下去的众人看完评论点点头赞同的直拍大腿。
“有道理,一山还比一山高,哪吒的武力值就要看和谁比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头脑风暴疯狂回想自己写书时的状态的吴承恩更懵了。
不是,哪吒在里面就占一小部分,重点是那只猴和取经的过程和意义。
吴承恩:看猴!看猴!去看猴!(声嘶力竭的大喊),我是作者,听我的啊!
[ 你真的看懂四大名着了吗?细思极恐,看完名着的你是否发现了作者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老祖宗:哈?……又恐?另外四大名着是什么,我们没读过啊。
好在天幕旁白介绍了一下这几本书。
吴承恩————《西游记》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学生,在施耐庵去世后对《水浒传》进行加工)
施耐庵———《水浒传》
曹雪芹——《红楼梦》
天幕下
此时的罗贯中和老师施耐庵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可置信,这说得是他们,他们的着书。还成名着了。
没人不喜欢自己的着作被人夸了,尤其是文人墨客了。
大喜大落后,两人又有些纠结,要知道自从天幕说了明朝的事情后,正处在元时期的他们已经打算好去投奔明军了。
希望也能出自己的一份力。
两人都已经收拾好了,准备加入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反抗元军的残暴。
最后再一路挺进中原,没准运气好点得到重视还能见到朱元璋呢。
现在还有些难抉择呢。
[ 那就是,这几人写书的时候暴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吴承恩真混过官场,罗贯中真打过仗,施耐庵真混过黑社会,曹雪芹是真被抄过家。]
你仔细想想:[ 《水浒传》里谁的武力值最高?———不是武松,李逵,而是作者本人施耐庵。]
[ 描写武松砍人时刀卷刃砍不下去了要换刃,王婆教潘金莲把抹布在水里煮过了擦血迹这种都是细节。]
[ 还有没真经历过能知道wan心要泼凉水的,林教头在风雪山神庙中的“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这句话,就知道施耐庵绝对见过被大火烧死的人。]
[ 他甚至知道带走金银器具时要先踩扁了再装进回袋里,要是没真干过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后面诏安写的假感觉没啥细节,说明施耐庵是真没当过官,他想象不出来。]
………
“哇哦~”不少人异口同声的惊叹起来。
“真细节啊,他们都看得这么仔细的吗?”
吃瓜群众们也很是认同,看来另外两人也很写实了。
弹幕说的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这么个意思啊。
评论:
【施耐庵从杀人写到pao尸,甚至是纵火投毒,都得源于他参加了元朝末年的红巾军啊】
【施耐庵之所以要黑姓潘的人,完全是因为诚王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背信弃义投敌,在关键时刻带兵投靠了朱元璋。
……而施耐庵当时是张士诚的幕僚谋士,他很瞧不起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
【 三国演义有意刻画东吴鼠辈是因为当时朱元璋是吴王】
【罗贯中跟施耐庵是师徒关系,他当时也在张士诚麾下,
主要是被张士诚的仁心和善待百姓的行为所吸引,张士诚在当年确实很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