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唐灭高昌(二)

“既要又要可不行。”程子芩莞尔一笑道,噎得李承宗更加吃不下饭了。程子芩看着李承宗既委屈又有些幽怨的表情,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继而又一本正经地启奏道:“殿下不必担忧,陛下已差人召臣明日入宫觐见,还特别叮嘱让臣带上臣的龟卜。臣以为,如若不出意外,殿下所求定能成事。”

“哦。”李承宗勉强地笑了下,也许程子芩永远也无法明白,他想要的并非是让她去替他解决问题,而是他从小都可望而不可得的那一份可以填满他内心的温暖。

“其实,孤并非是担忧西征高昌之事。”李承宗说道,毕竟他在平灭东突厥之前就一早听程子芩预言过了。“孤只是有些失望,太傅魏公此次没有站在孤的身后。”

“哦。”程子芩终于明白了李承宗不开心的原因,她稍作思索后问道:“太孙殿下可愿魏公做一名忠臣良相?”

小主,

“那是自然。”李承宗回复道,“但这与坚定不移地支持孤并不矛盾。”

“嗯。”程子芩笑了笑,接着说:“可如若殿下不知西突厥可汗会对高昌王背信弃义呢?”

李承宗转过头看向程子芩,一言不发。确实,习惯了借助她的天眼来看未来,在现下事情的判断上,他也失了部分的客观与公正。

程子芩继续说道:“长安距离高昌确实路途遥远,行军不便,补给困难,如若西突厥当真和高昌联合起来绝地反击,殊死一搏,集结哀兵之气,此战结果如何当真尚未可知。魏公不惧君威,不倚亲近,忠君为国,不念己身,是为良相。”

程子芩一言惊喜梦中人,李承宗忽而面露喜悦地端详着程子芩,缓缓笑问:“孤乃局外之人,尚且容易被你的天眼左右,你如何能做到可以不受其所控,从而令视野思维局限呢?”

“鉴别诊断啊!”程子芩微微一笑道,见李承宗一头雾水的样子,便进一步解释道:“医者诊治疾病,除了要依据各种支持的证据给出诊断以外,还需要甄别其中不支持的部分,以鉴别其他有可能混淆真相的病症。此鉴别诊断之法也是辨证思维的体现,是以,我才能跳出限制,纵观全局。”

“哦。”李承宗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

程子芩见李承宗仍然不解的神情,略作思考后,又嫣然一笑念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殿下试试看,想象一下自己的灵识已飞升腾空,然后看着留在地上的自己重复经历某一段人生,便会知其实每一段人生走向都不是必然的,只要某一个节点变了,日后便存在很多种可能。如此一遍一遍的推演经历,思维便很容易打开了。”

“哦!我明白了!”李承宗豁然开朗,脸上满是喜悦。忽然他的心脏又好似被什么击中了一样,剧烈的刺痛了一下,这种感觉令他的眉头不自觉地一蹙,紧紧地捂住胸口。

“怎么了?”程子芩关切地问道,心想李承宗年纪尚轻,应该不至于会心绞痛发作。

“无妨。”李承宗揉了两下胸口,心痛已经缓解。“不知为何,方才之事我好像经历过一样,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