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日李承宗监国后的动作来看,这个皇太孙一定不似他祖父一般兼容并蓄,升拔贬斥,手起刀落,这手段一点也不亚于他在沙场上的表现。如若继续再任由他如此下去的话,相信过不了多久,当年曾支持过秦王的一派恐怕就要一点一点地被他从朝堂上剔除干净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趁着李承宗现在羽翼未满,而他的任人唯贤之政又必定会得罪一帮吃惯了世袭皇粮的门阀后人。此时的他们只需要抓紧时间联络好旧部,然后守株待兔地等待李承宗的一个错处,之后便可给李承宗随便扣上一个忤逆圣上、意图谋反的帽子,届时唐皇李渊远在离宫,而他们便可借着“清君侧”的旗号,一举起兵击溃李承宗。
即便是发动政变不能成功,而重演当年玄武门之变的肉体湮灭计划也不是不可能。至少当年的“太子党”玄武门城门郎常何隐藏得足够深,不仅完全不曾引起过李渊和李承宗的怀疑,甚至还在事后得到了李渊的重信,任其继续统领禁军驻守玄武门的要地。秦王李世民的这颗暗棋一直埋到了此刻也应该发挥发挥作用了。
“高公如何确定常何此刻还肯为秦王……哦不,为中山王殿下所用呢?”侯君集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士廉与长孙无忌相视一笑,道:“再过几日,吐谷浑就又要变天了,届时吐谷浑的新可汗便会再派人来长安提请和亲。这一次新可汗想要的可不是公主,而是郡主。”
“高公的意思是……长洛郡主?”侯君集问。
高士廉笑而不语。长孙无忌拍了拍侯君集的肩膀,说道:“如若皇太孙不允,只怕你就又要带兵再战吐谷浑了。”
“这……”侯君集面露难色,这吐谷浑打一次换一个可汗,然后又要再去打,没完没了下去,他岂不是永远也不得清闲了。
“无妨。”高士廉安抚他道,“如若此次你再奉诏领兵,带兵先出长安后于二十里外按兵不动,待我号令随时回京以清君侧。”
“唔。”侯君集恍然大悟,看来高士廉至少已经和吐谷浑国中的某些大臣达成了协议,这一局中山王殿下也并非是一点胜算都没有的。
是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太极宫玄武门外,长洛郡主李淑韵一身男装,先利索地从马车上跳下,然后又转身拿起马车上的食盒,大步流星、旁若无人地走进玄武门的瓮城。对于李淑韵的来去自如,宿守玄武门的卫兵们早已经达成了默契,“免检特权”不仅是因为这位长洛郡主是唐皇李渊最宠爱的郡主,或是因为她是当前监国太孙李承宗的亲妹妹,而是因为她与他们的顶头上司禁军统领常何有着不可言说的关系。
别看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淑韵再次入宫觐见的时间不多,但她来玄武门的次数可比她入宫的次数多多了。虽然她每次也都是只带着一盒吃食去和在城楼上值守的常何聊聊天,但是个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位郡主是看上了他们一表人才的常统领。要不她怎么会天天往玄武门跑,而且都“一把年纪”了还不着急着嫁人呢?看破不说破,这点在天在脚下混皇粮的觉悟他们还是有的。
“呦,郡主,今日又是什么好吃的?”宿卫戏谑道。
“是什么你都吃不着?”李淑韵机灵地一笑,转身上楼。
宿卫眼巴巴地看着她手里的食盒,小声嘟哝着:“还是程学士大方。”
李淑韵拎着食盒走上城楼,正好看见一名眼生的兵卒在向常何汇报着什么,便收住脚站在一旁等候。常何转过头看见李淑韵的身影,便对着兵卒说了两句,打发他离开后,走过来接下李淑韵手里的食盒。
“南衙的兵怎么跑到北衙来了?”李淑韵顺口问道。